捷順科技表示,2019年是公司定義的戰略轉型進入下半場的開局之年,是公司轉型中持續資金投入和重點培育的,以智慧停車、平臺解決方案、城市停車為代表的新業務收入開始規模化兌現之年。上半年,公司上下緊緊圍繞“智能硬件+平臺+運營”的業務戰略方向,將經營重心重點投向到市場端,一方面,持續發展智能硬件業務,擴大智能硬件的線下覆蓋,提高智能硬件產品的終端市場占有率,為智慧停車運營提供場景基礎;另一方面,集中公司上下各板塊資源,重點發力智慧停車、平臺解決方案、城市停車等新業務的市場推廣,使新業務成為公司重要的業績增長點,開始兌現轉型的效果。
業務發展收入增長,新業務變現毛利率提升
公司上半年營業收入4.2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8.31%。其中,智能硬件實現銷售收入37,438.54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6.05%;平臺業務實現銷售收入3,044.62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7.49%;智慧停車運營業務實現收入1,599.27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087.32%。
此外,公司近幾年因戰略轉型持續的研發、市場推廣等費用投入的增長高峰期已過,2019年上半年,公司整體費用控制較好,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研發費用三項合計同比增長16.26%,遠低于銷售收入的增長,有效的費用控制支撐整體經營業績的持續改善,同時也促進了公司收入的顯著增長。
同時,公司戰略轉型培育的平臺解決方案、智慧停車運營、城市停車等新業務進入市場變現期,新業務收入快速增長,平臺、服務類訂單額同比增幅超過200%。隨著智能硬件業務毛利的企穩回升,及新業務等高毛利業務的快速發展,促進了公司整體毛利率的提升,毛利率同比提升了4.51%。
持續發展及推廣現有核心業務,大力開拓新業務渠道
2019年上半年,捷順科技根據既定經營計劃及發展戰略,持續發展及推廣現有核心業務,大力開拓新業務渠道。
在發展現有核心業務方面,持續發展智能硬件業務,加大銷售力度、加大客戶開拓和維護、大力發展行業解決方案業務等。此外,全面推廣平臺及解決方案業務,以天啟平臺為核心,重點推廣云坐席SaaS服務業務、天啟平臺業務(包括SaaS模式和私有云模式)、行業解決方案業務。同時,加速推廣智慧停車業務,持續提升“捷停車”智慧停車的市場影響力,開展包括智慧停車通道服務、廣告運營、車位分時租賃等運營業務,實現規模化運營收入,使智慧停車運營業務成為新的業績增長點。2019年上半年,“捷停車”已累計實現簽約智慧停車場超9,000個;期末線上交易訂單突破90萬筆/天,較年初值增長超80%;上半年累計線上交易流水10.8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12%。
新業務也同樣受到捷順科技的重視。2019年上半年,公司大力拓展城市停車業務,緊抓國內各地城市級智慧停車業務快速發展的市場機遇。以建設運營面向政府端的城市級智慧停車綜合管理平臺為主營業務,推動公司“智能硬件+生態環境”戰略加快落地。同時,拓展新業務通路,推進合伙人計劃,支持原有合伙人加快發展。2018年成立的6家合資銷售公司于2019年上半年整體新簽訂單較上年同期增長超50%,高于平均訂單增速,合伙人計劃效果顯現,目前合資銷售公司已累計達到8家。
市場步入理性化,捷順科技競爭力持續增強
捷順科技早先于投資者交流中表示,隨著互聯網模式的逐步衰落,一大批互聯網停車企業的退出,以及剩下的企業也很難再大規模采取免費贈送的模式,市場的競爭更趨理性和有序。加之公司推出的分期付款業務模式,以及公司不斷完善的包括智能硬件、平臺軟件、移動支付、綜合服務、運營在內的完整的業務生態,公司整體市場競爭力在持續增強,市場上能夠像捷順科技這樣提供整套業務同行企業已為數不多。公司上半年業績快報披露的業績增速及毛利率的提升也間接反應了市場競爭的變化。
天風證券此前研報指出,隨著市場發展以及傳統設備商在智慧停車領域的跟進,一大部分互聯網創投企業已淡出市場,行業競爭整體回歸理性。行業競爭已由前期的百團大戰的格局轉向剩者為王的模式,行業份額不斷向優質頭部公司集中,市場集中度不斷提高。后續受益于頭部效應,捷順科技規模優勢有望持續彰顯,議價能力有望提高。
“先行示范區”花落深圳,城市級停車建設提上日程
8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意見》明確指出:“加快建設智慧城市”、“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助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這無疑將為深圳的智慧停車產業帶來新的發展機會。
針對這一重磅政策,捷順科技表示,先行示范區的建設將為深圳帶來高度的政策支持,捷順科技作為智慧停車行業的領軍企業,將獲得持續政策利好,進一步鞏固行業領先地位。公司可利用已形成的智慧停車業務規模優勢,為深圳及全國重點城市提供行業領先的路內、路外一體化的城市智慧停車解決方案,加速標桿項目的建立,實現城市級智慧停車、智慧城市業務快速發展。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