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重慶市民而言,“觀音橋商圈”可謂最堵之一。
如何治?誰來治?
海信信號調優團隊用了一記“組合拳”給出答案!
PART 1 到底有啥“黑科技”?
短短一個月降堵效果最高可達35%!
曾經的觀音橋堵到讓人心碎
如今降堵提效顯著
通過互聯網地圖擁堵指數大數據分析,
可精確衡量出觀音橋各路段的降堵效果:
1、觀鴻大道擁堵指數下降35%
2、建新東路擁堵指數下降33%
3、觀音橋西環道擁堵指數下降30%
4、觀音橋東環道擁堵指數下降17%
5、建新西路擁堵指數下降13%
觀音橋商圈優化路段:平峰期平均停車次數減少35% ,平均行程時間減少17%;高峰期平均停車次數減少51% ,平均行程時間減少36%。
商圈環道暢通了,
車輛通行效率提高,
車流量自然也提升了:
對比分析12月7日(優化前)和12月14日(優化后)兩個周五晚高峰時段的地磁交通流量數據,各個主要道路的通行效率均有提升,交通流量提升均大于6%。
Part2 治堵提效成績顯著!海信到底有何妙計?
海信治堵“組合拳”出擊,專治城市擁堵“心病”!
為緩解觀音橋商圈交通擁堵狀況,海信信號調優團隊與重慶市江北區交通巡邏警察支隊積極開展信號優化工作,成立信號優化專班,經過一個月的實地調研、數據采集、分析研判、制定方案、跟進微調,為重慶市“觀音橋商圈”制定了詳實的“治堵提效”方案。
海信信號優化團隊與重慶市江北區交巡警組織優化會議
四大組合,
提升商圈及周邊道路通行效率
第一、綠波協調,提升周邊道路通行效率。對觀鴻大道、建新西路、建新東路等周邊道路實施綠波協調控制策略,優化路口信號方案周期及相位差,實現上下游路口聯動放行,車輛可連續綠燈通過多個路口,保障車流快速駛出商圈。
第二、配時優化,實施精細化控制策略。針對高峰期交通擁堵,采取緩進快出控制策略,根據道路交通需求采取不同的控制策略,精細化信號配時,對時間資源再分配,使路段的車輛排隊有序且相對均衡,防止車輛無控制的進入擁堵區域,導致下游路口堵死,防止路口溢出,縮短高峰持續時間。
第三、關鍵路口,采取二次放行對策。建新西路-金源路東進口路段為2個車道,路口展寬為4個車道,優化前觀音橋方向來車一個信號周期內放行一次,車流不連續,路口東向西放行效率低。為了緩解路口交通壓力,針對性實施“二次放行”的優化措施,觀音橋來車方向一個信號周期內放行兩次,將離散車流匯聚,進行集裝箱式放行,綜合利用時空資源,提高路口的通行效率。
第四、地磁檢測,實現自適應控制。建新西路接環道路口、建新東路接環道路口、建新南路接環道路口、建新北路接環道路口、紅旗河溝轉盤路口、洋河立交路口安裝地磁檢測器,監測商圈流量數據。低峰及平峰時間段商圈環道匝道口啟用信號自適應控制,根據地磁檢測器檢測的交通信息,延長相位的綠燈時間,使車輛順利進入環道,提高通行效率。
海信網絡科技信號調優治堵“黑科技”專治城市擁堵“疑難雜癥”,已在全國多座城市取得治堵提效良好效果。有了這些良策,幫助業主降堵提效,賦能智慧交通,解決城市交通擁堵這塊“心病”將不再是夢想!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