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信息系統(PIS),是依托多媒體網絡技術,以計算機系統為核心,以車站和車載顯示終端為媒介向乘客提供信息服務的系統。簡單來說,就是通過車站內和列車上的顯示屏向乘客播報地鐵到站時間、出行信息等內容。
目前業內所采用的主流乘客信息系統,都采用離散式架構部署,對外發布的文本、視頻、版式等信息需要在控制中心進行編排,然后分別下發到各個車站播控設備進行畫面合成,最終傳輸到顯示終端上進行播放。“在這種模式下,信息從控制中心到顯示終端需要經歷多個環節、多套設備,所以在系統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后期的運維監管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問題。”萬里說道。而基于云架構的海信軌道乘客信息系統可以很好的解決這一問題。
據萬里介紹,與以往系統相比,該系統在中心,根據建設需求構建滿足線路和線網級的播控云服務平臺;在車站,采用海信最新研發的專業化乘客信息云顯示終端達到“即插即用”的信息發布效果,取消了車站服務器、播放控制器及音視頻信號長傳設備,系統安裝和調試效率大大提高,與傳統方案相比實施成本節約70%,故障率可降低40%以上,具備高安全、高可靠、高品質、高便捷、更高效等特點。
高安全
該系統使用采編播控一體化安全防范技術,對發布素材安全加密、全過程驗證,自動檢測信息中的敏感詞,及時發現事故并進行有效應急防護。
高可靠
基于云架構的海信軌道乘客信息系統簡化了PIS系統播控業務技術架構,讓播控系統故障率降低40%以上。
高品質
依托海信集團在圖像處理技術上的先天優勢,研發出了視頻糾錯技術,讓視頻播出畫面清晰流暢,無卡頓、馬賽克現象,車地無線視頻直播質量達到IPTV廣播級標準,國內領先。
高便捷
乘客信息系統涉及設備眾多,如何進行監管也是行業一大難題。而海信在行業內率先實現PIS綜合網管功能,可對設備進行全面監控,幫助用戶對故障進行綜合判斷,提高故障定位效率。
更高效
地鐵站點眾多,如果采用以前離散式部署方式,設備逐站安裝,不僅工作量大、效率低,發生故障時運維人員還需要到站點維護,故障排查和解決的周期長、成本高。而采用海信該系統,利用云平臺虛擬化技術,可在中心一次性完成部署和調試、云顯示終端即插即用,讓部署時間降低70%,顯著提高效率。
海信自主研發的云顯示終端,采用光口直接入網,設備即插即用,很好地解決了視頻信號長距離傳輸問題。“運維人員在中心即可實現對顯示終端的配置、維護,實時監控每一個終端播放的畫面,并且當直播流中斷時,云顯示終端可自動切換至本地存儲的備播節目。”不管是在前期安裝設置,還是后期運行維護,都給工作人員提供了極大便利。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