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前海米樂視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專業的商用車載智能攝像機和監控解決方案。產品聚焦車載智能監控系統、駕駛安全預警系統、多功能輔助駕駛、智能化決策、行車參數實時獲取與動態分析、遠程信息處理與車載視頻監控管理平臺等。十五年的視頻監控耕耘與積累,在車載監控攝像機方面有其獨到之處。
一個陽光的午后,記者走進了米樂視,在展廳也領略了他們在該類產品中的訴求與主張。
米樂視的車載前端攝像機種類很多,大致18余款,外觀方面以半球產品居多,這樣可以兼顧到美觀;一些專制的非標規格型、方形產品也都一一陳列。功能性有通用方面也有個性方面。米樂視對于產品的防護等級比較重視,車內安裝產品均可達IP66,使攝像機不易被塵埃、水汽所侵蝕。工業防震設計,采用不易松脫的航空頭都是其共性特點。由于IP高清和同軸高清是當下最主流的方式,我們分別以兩款產品舉例來看看米樂視的車載監控攝像機的表現力。
型號為網絡 1080P 星光全彩攝像機 MV-886HF的產品,搭載200萬像素 1/2.9〞CMOS,像素不算太張揚,實用就好。記者認為大肆把分辨率大做文章卻忽略用戶實際需求的炒作噱頭,不太推崇。該機視頻壓縮標準H.265/H.264,最大圖像尺寸達1920×1080。在室內自然光下,該機的高清顯示能平滑輸出。
為了保障24小時全天候的車載監控需求,該機通過最新一代星光級技術提供日夜全彩。這是車載監控的技術一大創新,在不需要白光燈的輔助,即使在星光環境下就可以清晰的顯示彩色圖像,而普通攝像機要在有光源輔助的情況下,才能成像。當然,再配合寬動態技術,在亮暗對比的逆光環境,強光周圍人和物品都得到了很好地辨識,層次分明。通過星光技術,照亮車載暗黑之界,值得點贊。
與IPC一般,同軸高清技術一直在演進,該領域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米樂視AHD 960P 高清攝像機 MV-776型號產品,采用1/3〞1.3 Mega CMOS傳感器,支持AHD同軸高清輸出,圖像清晰、細膩,分辨率最高達960p,除圖像細膩逼真之外,逐行掃描捕捉運動圖像無鋸齒,對動態物體的影像呈現也是頗為流暢的;采用廣角鏡頭,能獲取能大場景應用。可以說該產品既有細節的細膩,也最大程度保障了車載領域的大場景監控,不錯過任何細節。
該產品沒有采用星光技術,但支持ICR紅外濾片式自動切換,自動彩轉黑功能,實現晝夜監控。現場演示中將日夜模式設置為自動,攝像機自動跳轉為夜間模式,繼續降低照度至0.5Lux,此時環境有微弱光線,肉眼看見周圍景物輪廓,但監控畫面干凈清透,基本無噪聲。
在交通運輸行業發展的過程中,運營安全受到普遍關注和監管部門的高度重視。人、車、路是交通安全的三個重要因素,而車輛運營是影響車輛安全的首要環節。車載監控系統能夠有效地提升車輛的運營安全性,在物流產業壯大及各行業監控管理需求持續提高的帶動下,車輛監控系統的市場需求還將持續擴大。
據2017年交通運輸行業發展統計公報,截至2017年年末,我國擁有載貨汽車1368.62萬輛,比上年增長1.2%,其中,普通貨車902.90萬輛,專用貨車46.25萬輛,牽引車207.29萬輛,掛車212.18萬輛;而依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17年末,我國擁有出租車輛規模170.40萬輛,同比增長1.8%;除此之外適用于車載監控攝像機的公交車、長途客運、旅游大巴都隨著新能源汽車的規劃化出現了爆炸式的增長,危險品運輸車、泥頭車等也因商業需求加大也迎來一波增長期。
在政策福利下,車載監控攝像機也收益匪淺。自“7.23”事故之后,7月底,交通運輸部副部長馮正霖在全國交通運輸安全生產緊急電視電話會議上,提出了對臥鋪客車的監管新要求,其中要求臥鋪客車必須強制安裝車載視頻裝置,由企業隨時監控車廂內情況,另外會推行凌晨2時至5時臨時停車休息的措施。
借著這一契機,車載監控攝像機迎來了發展的大好前景。一般來說在汽車四周裝4個到6個攝像機,與倒車雷達和行車記錄儀相比,車載攝像機的優勢在于監控的覆蓋面更廣,沒有任何盲區,車主在行車過程中無需對產品進行任何的操作,減輕了車主的壓力。并在一些危險情況發生時,能快速響應、呼叫指揮等功能,解決現有車輛的動態管理問題。
管中窺豹現一斑,米樂視用心和堅持在做,他們認為正確的事,并希望在車載監控攝像機兼具實用和為用戶創造新價值,來撬動一個未來可期的龐大市場。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