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再創新局 ——全國公安視頻監控聯網工作推進會在深圳召開
2017-11-20 16:38:20 責任編輯:
摘要: 全國公安視頻監控聯網工作推進會于2017年10月30-31日在深圳召開。會議的主要任務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特別是習近平新時代
全國公安視頻監控聯網工作推進會于2017年10月30-31日在深圳召開。會議的主要任務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特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徹落實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表彰大會、全國公安廳局長座談會和公安科技信息化工作會議精神,回顧各地公安機關推進公共安全視頻監控建設聯網應用工作的進展情況,交流經驗做法,分析面臨的形勢,部署重點工作,進一步統一思想、明確目標、振奮精神、強化擔當,確保按期實現“全域覆蓋、全網共享、全時可用、全程可控”的既定目標。
會議指出,視頻監控所發揮的作用越來越突出,效能越來越明顯,不僅成為公安機關戰斗力新的增長點,更是成為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安全能力的重要支撐和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手段。科技信息化工作在公安工作中具有全局性、基礎性、戰略性的地位,作為科技信息化工作重要組成的視頻監控工作也體現了這樣的特點。因此,要強化擔當、狠抓落實,堅持不懈推動視頻監控建設聯網應用工作更好發展,要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努力打造視頻監控的“升級版”,奮力推進視頻監控工作登上更高臺階,邁向更高水平。
會議強調,打造視頻監控的“升級版”,首先要加強“三個能力”建設,提升視頻圖像資源匯聚能力,不斷推進補點擴面、整合資源,完善視頻專網和聯網、共享平臺;提升視頻圖像解析能力,加快建設視頻圖像解析中心和數據庫,以及為全警服務的綜合應用平臺;提升視頻監控系統安全運行能力,建成運行維護與安全管控系統。要堅持“黨政領導、綜治牽頭、公安負責、部門配合、社會參與”的工作格局,以創新為源動力,包括技術手段創新、應用模式創新、機制創新等,深入推進工作整體發展,逐步實現躍進式發展。
會議要求,要以政治建警為首位、素質建警為重點、從嚴治警為根本,大力加強公安科信隊伍思想政治建設,全面提升隊伍履職能力,努力錘煉清正廉潔的良好作風。以最高標準、最強決心、最大力度、最快速度,推動公共安全視頻監控建設聯網應用工作邁入發展快車道。
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副局長陳敬華、廣東省公安廳副廳長逯峰、深圳市公安局副局長李龍文出席會議并講話,會議由公安部科信局技防管理工作指導處副處長趙源主持,全國各省級和15個副省級城市公安機關科信部門負責人共100余人參會。
會議期間,來自視頻圖像信息智能分析與共享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清華大學、武漢大學、全國安防標委會專家委和百度等單位的技術專家介紹了視頻大數據、安全技術、人工智能以及深度應用標準等內容,吉林、江蘇、浙江、安徽、山東、貴州、深圳、廣州和湘潭等地公安機關結合工作實際做了典型發言。技術交流和典型發言亮點突出、各有特色,有很強的啟發性,對于全國各地繼續深入開展視頻監控建設聯網應用工作具有很大的借鑒作用和指導意義;此外,會議還安排考察了華為公司的相關技術成果,以及CPSE安博會上展出的國內外最新安防技術與產品。

天地偉業董事長戴林在展會上向全國公安會議代表介紹最新安防技術與產品
記者在會上獲悉,黨的十八大特別是十八屆三中全會將規劃建設全天候視頻聯網監控系統納入深化改革任務以來,全國公安機關在各級黨委、政府領導下,認真貫徹中央有關決策部署,緊密結合實際、科學統籌謀劃,強力推進視頻監控聯網建設和深度應用,不論是重視程度、落實措施、推進力度,還是覆蓋范圍、聯網規模、實戰效果,都達到了新的高度,取得了顯著成效。各地公安機關積極加強視頻監控補點擴面、高清改造和優化升級,基本實現了對公共區域、重點單位、要害部位的視頻監控有效覆蓋;各地公安機關圍繞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總體要求,探索推進視頻大數據智能應用,普遍建成支撐服務實戰的應用平臺和數據庫,車輛識別、人臉識別等已經成為各地最熱門的應用模式;視頻監控安全防護和標準體系進一步完善,視頻監控隊伍的專業化、正規化建設進一步加強,管理工作的規范化、法治化水平不斷得到提升。

華為技術人員向公安代表介紹情況
在黨的十九大工作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將建設平安中國、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確保國家長治久安、人民安居樂業,以及完善國家安全制度體系,加強國家安全能力建設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構筑總體國家安全觀的重要基礎,并明確提出要加快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健全公共安全體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黨的十九大吹響了邁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進軍號,為今后公安工作以及技防視頻監控工作指明了新的奮斗方向。我們要以十九大精神為指引,以本次會議為契機,不忘初心、砥礪奮進,堅持創新引領,狠抓任務落實,努力開創視頻監控建設聯網應用工作新局面,為加快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為平安中國、智慧社會建設做出新的積極貢獻。(中國公共安全雜志記者樊超)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