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近兩年的改造建設,3月28日,交通運輸部交通運輸綜合應急指揮中心正式投入試運行,初步實現交通運輸應急指揮協調在同一平臺的有效整合。今后,部海上搜救中心、部救撈局、部路網中心將統一在指揮中心開展應急值守業務。
經過近兩年的改造建設,3月28日,交通運輸部交通運輸綜合應急指揮中心正式投入試運行,初步實現交通運輸應急指揮協調在同一平臺的有效整合。今后,部海上搜救中心、部救撈局、部路網中心將統一在指揮中心開展應急值守業務。據了解,投入使用后,指揮中心每天將以“綜合應急信息”形式向部領導、部內相關業務司局報送突發事件信息和值班工作動態,在行業運行監測、日常值守和應急處置等工作中發揮重要功能。
項目背景
水陸交通出現險情或發生其它災害性事件時,盡可能控制事態發展并消除險情和事故、將交通事故對人命、財產和環境的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是第一要務。應急工作直接關系到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關系到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是創建和諧社會在交通行業的重要體現。為此,建立一套應急指揮系統是重中之重。
2014年,交通運輸部將該項目作為重點工程之一,建設部級應急綜合信息平臺作為交通運輸部一體化的綜合應急指揮中心,整合各類公路、水上應急指揮信息資源,形成統一的交通運輸運行監測與應急指揮系統。該工程可滿足交通運輸行業的綜合應急指揮、日常運行監測值守、綜合運行協調等功能要求,為建立常態化的綜合交通應急處置體系和運輸協調管理體系奠定基礎。
技術方案
北京捷思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過對交通部現有通信支撐系統進行分析,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應急指揮調度系統。系統基于軟交換技術進行設計,將應急指揮中心現有各種通信系統融合到一個平臺,實現內部不同通信手段之間、各級指揮人員之間的無縫通信,將集中化的通信、數據、存儲、人員等信息進行管理,提高了應急處置過程中的快速調度及部署能力。
如上圖所示,系統主要包括兩個部分,指揮大廳部分:包括調度服務器、錄音錄像服務器、綜合接入服務器、傳真服務器、調度臺;終端接入部分:包括集群網關、語音網關等設備。上述所有設備均直接接入交通部IP專網進行信息的交互,無需復雜的布線,只要網絡鋪設到位即可。大部分設備都部署在總指揮中心,各部分系統通過部署普通語音網關或集群網關實現多部門、多系統集群通信的融合接入。指揮中心設備通過綜合接入服務器的E1模塊與原有海事應急指揮輔助系統試點工程通信平臺對接,實現語音的互通。
系統優勢
該系統在統一的界面中實現了跨系統間的指揮調度,提高了指揮的效率和能力,各種信息能直觀形象地展現,保證了信息傳遞的準確性。便捷的觸控調度系統及多種終端的配合,提升了應急處置的反應速度和效率,同時,也為應急指揮調度提供了可靠的依據,輔助決策。
安全穩定
本系統主要設備選用高性能、高可靠性的產品,關鍵設備采用熱備份方式。整個應用系統的設計、實施過程中嚴格按照我國通信指揮行業標準執行,以此保證系統的安全、可靠、穩定。
技術先進
基于整個系統的性能和將來的發展趨勢考慮,本系統保證總體架構先進、主機控制系統先進、采用技術先進。
性價比高
在保持系統先進性的同時,通過應用系統自主開發等手段,努力追求性能/價格比的最優,充分考慮系統的總體擁有成本(TCO),降低用戶的初期建設造價和后期維護成本,力求使其成為性價比更高的可視化指揮系統。
操作維護簡單
充分利用系統軟件提供的功能為用戶構架易用、易維護、易升級的操作平臺。操作人員只需一些基本的知識,即可進行操作。系統升級、維護簡單。
可擴充
考慮到日后發展的需要,該系統提供可定制的二次開發接口,便于系統后期根據用戶需求進行靈活開發新的業務功能,以及和第三方業務平臺的集成。捷思銳強大的開發團隊可隨時根據客戶的需求提供高品質的開發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