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杭州中科微電子有限公司(以下稱:中科微)研制成功北斗單芯片,將北斗射頻芯片,北斗基帶芯片集成為一個北斗芯片,采用的是先進的55nm工藝流片,各項性能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標志著國產北斗芯片全面進入單芯片時代。
作為國內北斗芯片的核心廠家,中科微一直活躍在北斗芯片的第一線,以自主知識產權的射頻芯片,基帶芯片,定位算法,在同行中名列前茅。這次重磅推出的射頻基帶集成芯片,除了繼承中科微已有的成熟技術,還實現了多項技術的突破,包括一個芯片實現BDS(中國)、GPS(美國)、GLONASS(俄羅斯)三模聯合定位,六模(BDS、GPS、GLONASS、GALILEO、QZSS、SBAS)硬件的集成,連續定位實現極低功耗,實現更小尺寸封裝等,這些突破可以概括為:國內第一個北斗單芯片,國內第一個三模聯合定位芯片,低功耗北斗芯片,小尺寸封裝及模塊。
中科微總經理助理李曉江向記者介紹到,多模聯合定位已經成為國際趨勢。目前BDS(中國)、GPS(美國)、GLONASS(俄羅斯)三模聯合定位是國內最佳的多模應用,可以聯合三個衛星導航系統的六十多個衛星,同時為客戶定位服務,由于衛星數量多,密度大,被遮擋的概率大大降低,可見衛星數也比單模,雙模有成倍增長,極大的改善在城市中心地帶的導航定位體驗,是GPS時代走向GNSS時代的標志性轉移。中科微的單芯片在這一時代進步中,又一次走到了國內業界前沿。
中科微總經理助理李曉江同時表示,芯片的低功耗將是未來競爭的關鍵因素。智能設備的耗電過快已經成為消費者使用中反饋最多的因素之一。隨著物聯網技術的普及,智能穿戴設備的大行其道,對導航定位的低功耗需求更是迫在眉睫。相比國內其他廠家動輒60mA的電流消耗,中科微的單芯片功耗只有一半左右,可以在相同條件下延長電池設備一倍的工作時間,優勢十分明顯。中科微相信這顆芯片將會成為各類方案廠家,ODM廠家,OEM廠家的設計首選。
中科微總經理助理李曉江最后強調,對北斗系統的支持,在中科微的單芯片中得到了充分保證。由于核心技術團隊自主可控,我們投入更多的技術力量做了重點突破,做了國外廠商不愿做或者不積極做的工作,確保了算法中北斗系統的性能穩定是多模算法的核心。中科微的芯片可以穩定可靠的工作在單北斗模式下,提供單北斗定位、單北斗授時服務,實現在戰略行業中的安全應用。中科微上一代芯片產品中已經有單北斗產品的銷售,新一代芯片將會繼續加強對我們自己衛星定位系統的支持,同時也會對北斗地基增強系統等北斗應用,提供定制開發服務,并歡迎廣大終端廠家積極加入合作行列。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