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C停車的未來
2016-09-02 14:30:32 來源:中國智能交通 魯駿向責任編輯:
摘要:截止至2016年7月,中國ETC用戶量增至3800萬。據相關部門保守估計,“十三五”期內,我國的ETC用戶量將突破8000萬。在此趨勢下,作為集結ETC技術、龐大ETC用戶數量等優勢于一體的ETC停車,將何去何從?
截止至2016年7月,中國ETC用戶量增至3800萬。據相關部門保守估計,“十三五”期內,我國的ETC用戶量將突破8000萬。且隨著“互聯網+”熱潮的風起云涌,各種跨界融合、創新驅動、連接一切的運營模式相繼涌現。在此趨勢下,作為集結ETC技術、龐大ETC用戶數量等優勢于一體的ETC停車,將何去何從?
ETC可以暢行全國,交通部和銀行支持的ETC實名制身份管理,國家級秘鑰的ETC支付安全保障,用戶享受的ETC“自動識別+支付”流暢體驗,ETC與其他停車技術相比具有顯著的優越性,是停車支付的終極解決方案。再加上國家大力推動停車場供給側改革,“十三五”期內預計將達到8000萬+的ETC用戶規模,銀行普惠金融業務占比ETC發行量5成以上,車生活運營商及互聯網等產業鏈分潤活躍參與……這些都給ETC停車提供了良好的市場機遇。
在大好發展形勢下,結合效率為先的“互聯網+”時代趨勢,透視城市交通的停車服務,不難發現ETC云停車在實現“人與物”的聯網,以及更深層次“人與人”服務連接的巨大潛力。借鑒新加坡成熟的管理服務經驗,并結合中國的發展現狀,金溢科技認為:以ETC為基礎構筑的“社區車聯網+”將是最適合的停車應用拓展模式。此模式以聯網運營服務的ETC系統為基礎,以開放的“車聯網+互聯網”為手段,實現運營商的聯網收費業務與停車增值業務雙輪驅動和協同發展,最終實現ETC停車上得了高速、下得了停車場、進得了商圈、回得了家園的全場景覆蓋。

圖1:以ETC構筑“社區車聯網
+”

圖2:ETC停車發展戰略目標
ETC構筑的“社區車聯網+”,關鍵是ETC運營商的業務轉型升級,從高速公路收費向城市交通支付服務轉變,從單一服務向綜合服務轉變,從線下向“線下+線上”結合轉變,從自營向“外包+自營”結合轉變。ETC停車服務發展路徑,重點在于拓寬ETC運營商和停車集成商的服務渠道,構建涵蓋車主、物業、銀行、運營商、設備商、內容服務商、政府等多角色活力生態,將ETC停車全方位向智慧物聯網轉變,構建出“以卡為媒、無非不集”(無需人值守、非現金支付、不停車通行、集中式管理)的ETC智慧云停車,從而最終實現ETC“社區車聯網+”。

圖3:ETC業務轉型升級

圖4:ETC停車服務發展路徑

圖5:拓寬服務渠道

圖6:打造完整產業鏈條生態
(本文作者為深圳市金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專家)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