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28日,全國城市一卡通互聯互通第四次聯席會在浙江省湖州市召開。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IC卡應用服務中心副主任申緋斐透露,到今年10月,全國加入城市一卡通互聯互通的城市將達到60個,“十二五”末將達到100個城市。隨著技術條件的日漸成熟,城市一卡通互聯互通工程正在提速。
5月28日,全國城市一卡通互聯互通第四次聯席會在浙江省湖州市召開。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IC卡應用服務中心副主任申緋斐透露,到今年10月,全國加入城市一卡通互聯互通的城市將達到60個,“十二五”末將達到100個城市。隨著技術條件的日漸成熟,城市一卡通互聯互通工程正在提速。
目前,全國已經有上海、天津、沈陽、福州、蘭州等35個城市加入互聯互通平臺,并實現異地刷卡。據了解,目前實現互聯互通城市的市民,可以使用一卡通支付地鐵、公交、輪渡,寧波、湖州、南通等地還可刷“卡”租賃自行車、支付出租車費用。在消費領域,目前大部分城市一卡通應用已突破綜合交通,拓展至公共事業繳費、加油、大型公共建筑及風景園林門禁、數字社區管理、停車場管理、日常便民小額消費等。在便民領域,城市一卡通還實現了利用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平臺充值的“空中充值”。
如何使更多的城市加入互聯互通,實現便民惠民?對此,申緋斐表示,互聯互通需要統一標準、統一平臺、統一清算、統一安全體系。目前,實現更多城市互聯互通最需要突破的瓶頸,在于解決技術升級和完善運營機制兩方面。
“一座城市的公交卡加入全國互聯互通需要改造成CPU卡,也就是說,要在卡上裝上有微處理器的芯片,它的功能相當于一臺微型計算機,然后再進行系統升級。”住建部IC卡應用服務中心總工程師王輝說,“我國很多城市使用的公交卡是相比CPU卡技術落后的射頻卡,隨著射頻卡逐漸被淘汰,將有助于互聯互通工程的推進。”
另外,統一的密鑰系統也是完成互聯互通的重要一環。據住建部IC卡應用服務中心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已有160多個城市申請使用統一密鑰系統的“一卡通”,發卡量已超過4億張。“這些城市的‘一卡通’密碼體系相同,為以后加入異地刷卡的互聯互通打下技術基礎。”王輝說。
互聯互通是城市一卡通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一項長期的民生工程,既離不開相關部門的強力推進,又要按照市民的真實需求一步步向前走。如果說全國城市的互聯互通對大多數市民而言有一點遙遠的話,那么互聯互通相對成熟區域的互通需求就迫切得多。
申緋斐表示,目前上海市、江蘇省的7座城市及浙江省的6座城市已加入城市一卡通互聯互通,今年底預計浙江還有2個地市加入。據了解,杭州雖沒有加入互聯互通,但使用的是住建部二代密鑰安全體系,所發放的市民卡也是CPU卡,已經達到了加入的標準,具備了相應的技術基礎。
據了解,我國互聯互通工程已經形成了完整的標準體系。王輝透露,目前關于互聯互通的3條行業標準、2條國標也正在制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