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23時許,京昆高速公路陜西安康境內秦嶺一號隧道發生大客車碰撞隧道口事故,造成36人死亡,13人受傷。目前現場已恢復通車,現場救援基本結束,事故調查正在進行中。交通運輸部向全行業發出警示通報,要求深刻吸取事故教訓,切實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加強道路客運安全管理。
指揮救援
事故發生后,交通運輸部黨組書記楊傳堂、部長李小鵬迅速作出部署,要求部公路局、運輸服務司、安全與質量監督管理司等部門安排工作組,指導地方交通運輸部門在當地黨委、政府領導下,做好搶險救援、傷員救治、事故善后以及道路保通工作;要進一步核清人數,實事求是調查原因;部安委辦要即刻發出警示通報,要求各地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當前汛期及旅游旺季各項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舉一反三、吸取教訓,引以為戒,切實做好交通運輸行業安全生產工作,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副部長劉小明帶領部公路局、運輸服務司、安全與質量監督管理司等部門相關負責同志現場指導事故調查處置工作。
截至11日20時,秦嶺一號隧道洞口處封閉緊急停車帶和最外側車道,最內側車道可正常通行,目前該路段車流量正常。
警示通報
11日晚,交通運輸部向全行業發出警示通報,要求深刻吸取事故教訓,切實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加強道路客運安全管理。繼續深入開展道路客運安全生產大檢查,重點排查營運駕駛員資格、車輛安全性能、車輛技術管理、“兩客一危”車輛動態監控、隧道應急通道、道路安全警示標志以及防止駕駛員超速行駛、疲勞駕駛等措施和制度的落實。切實杜絕駕駛員疲勞駕駛,充分發揮車輛動態監控系統監督提醒功能,及時提醒和制止駕駛員疲勞駕駛。嚴格旅游包車安全管理,加大對旅游包車集中地點的監督巡查力度。切實提高應急保障能力,進一步完善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充實應急力量,強化應急準備。
據了解,12日上午,國務院陜西安康京昆高速公路“8·10”特別重大道路交通事故調查組在西安成立,將盡快查明事故原因,依法依規嚴肅問責。
via:中國交通新聞網
秦嶺隧道交通事故|交通專家:亟需寬容性道路設計
事故分析
上海海事大學交通工程專業副教授錢紅波認為,隧道口是道路交通事故高發的路段,主要有如下三點原因:
隧道斷面與道路斷面寬度有突變
道路光照強度有突變
道路限速有突變
從事故現場照片及相關新聞報道來看,這起交通事故是即將進入隧道的失控大客車撞向了隧道口側壁,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分析這起交通事故的原因,不外乎如下三個方面。
首先,是人的原因。大客車駕駛員深夜行車,由于疲勞駕駛或分神,將車開出正常行駛車道,另外,乘客多半沒有系安全帶,所以造成慘烈傷亡。
其次,是車的原因,事故現場大客車座椅安裝強度不夠,猛烈碰撞時斷裂解體堆積在一起,這種情況下即使系了安全帶的乘客也很難辜免遇難!這是中國大客車制造普遍存在的問題。
最后,是道路的原因。錢紅波認為這也應該是造成此次事故的最主要原因。從現有的事故現場照片來看,隧道外的道路斷面與隧道內的寬度相比,有明顯的突變,但隧道外面護欄與隧道內壁之間沒有任何過渡連接設計,造成隧道側墻外露,且沒有任何防撞設施的設計,造成失控車輛與隧道側墻形成正碰,這種正碰情況下,能幸存的幾率微乎其微。
另外,也沒有看到隧道內外的光照強度漸變設計,也沒有依次漸變的限速設計,更沒有隧道口路面的抗滑設計!
所以,錢紅波建議如下工程改善對策:
1、洞口外混凝土護欄向隧道洞口過渡,并使護欄迎撞面與檢修道內沿平齊。建議橋梁混凝土護欄到隧道口檢修帶之間,做成過渡段。
2、路面標線主動誘導車輛向左側偏移。
3、隧道兩端要進行夜間和惡劣氣象時的照明引導,使道路光照強度連續漸變。
4、隧道口前依次設置減速標志,路面采用振蕩標線與彩色瀝青路面處理,引導司機減速,防止路面打滑。
總之,我們不能簡單地把事故原因歸結為人的因素,而應樹立寬容性道路設計的理念,寬容性道路設計認為司機的錯誤是必然發生的客觀規律,只有提升路側安全設計和建設水平才能避免這樣的慘痛車禍。
錢紅波建議以秦嶺隧道交通事故為契機,成立安全設計部門,全面提升公路建設理念,排查路側障礙物,這次出事的是隧道入口,下次可能就是橋梁端口,也可能是路側大溝和不可解體的各種桿柱。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