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深圳市“城市質量提升年”,為了城市更美更好,大家真的都很拼,交警蜀黍也是分外賣力呢!
即日起,深圳交警正式打響信號配時攻堅戰,力爭為我市爭創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營造良好的交通環境!
信號配時
信號配時就是通過調整交通信號燈的順序、時長以及相鄰路口關聯放行等方式來疏導交通,節省時間,提升路口通行能力,改善路網通行狀況。
十大舉措打響攻堅戰
1、給路口建個檔案
分轄區對路口基礎信息建檔,并利用路口管理系統對路口的交通組織、交通設施、周邊交通環境、路口運行方案等靜態信息以及交通流特性等動態信息實施電子化建檔、數字化分類存儲,實現全生命周期管理。
2、電子化巡查路口
開發巡查APP輔助信號配時日常巡查,對巡查任務的實施路口、巡查人員、巡查時間、巡查路口的運行情況、改善措施等進行全鏈路記錄,便于進度監管和質量考核。
3、配時控制精細化
高峰期交通
針對信號路口工作日、節假日的平峰和高峰交通流量變化情況,按照相鄰配時周期變化幅度不超30%平滑過渡的原則,確保路口全天時段劃分不少于8個并采用不同的信號配時方案。
禁止同一時段表出現配時方案復用,禁止不同時段表出現相位方案復用。
4、控制信號周期低于180秒
梳理信號控制系統控制參數設置情況,并依照《道路交通信號控制方式》規范要求,控制路口信號周期低于180秒。對于周期超過180秒的信號交叉口,針對性地提出相應改善對策并推進落實。
5、推廣動態車道管控技術
根據路口交通壓力及幾何特征,篩選出具備實施信號創新措施的路口,深挖路口時空資源,改善交通擁堵,主要推行措施有可變車道、潮汐車道、借道左轉、燈控掉頭等動態車道管控技術。
6、信號路口公交優先
在公交需求較大的干線道路,根據路口實際情況,盡量提升公交專用道的綠信比,在信號控制方面給予公交被動優先。
7、建設綠波示范路紅燈更少等
僑香路綠波帶
大力推進綠波帶建設,將路段協調控制策略與飽和度聯動,對飽和度低于0.8的路段,采取綠波協調控制,提高區間車速,降低區間延誤;對飽和度高于0.8的路段,分實施負荷均分協調,保持上下游供需均衡,避免短距離交叉口常態溢出現象出現,降低人工干預需求,解放部分高峰人工疏解警力。
8、打造和諧斑馬線
(1)對具備設置行人相位的校園周邊路口,在上放學時段100%設置行人專用相位,應對上放學時段學生過街人流密集,二次過街安全島駐足空間不足帶來的過街安全問題;
(2)進一步優化行人相序設置,對行人過街需求較大的流向通過調整相序構造行人過街綠波,提升行人過街效率;
(3)針對現有無信號控制路段斑馬線,根據沖突情況,增設行人感應設施;
(4)排查路幅寬度大于雙向6車道,應設而未設行人二次過街安全島的路口。
9、交通仿真應用提升決策水平
(1)探索利用基于大數據的實時在線交通仿真技術,實現對道路交通運行狀態、交通事件影響的預判和應急預案評價,有力提升交警決策水平,助力智慧交通管控;
(2)利用離線仿真軟件對關鍵節點和干線的信號配時優化、交通組織改善進行仿真預測,降低決策成本,提高決策科學性。
10、探索互聯網大數據+信號配時模式
以信號控制實驗室為平臺,積極協調一批高水平互聯網公司進行互聯網、大數據+信號配時實踐探索。
通過三個月的創建文明城市信號配時攻堅戰,深圳交警將努力為市民營造一個安全、有序、暢通、文明的綠色交通出行環境,初步實現降低人工對交通擁堵的干預量、行人沖燈率,提高PDA巡查質量、行人過街安全率、干線車速以及信號配時控制水平的攻堅目標。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