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市民周先生致電本報稱,鼓樓立交橋十字路口由北向南處不到兩車距離,就設置了兩個信號燈,而且這兩個信號燈周期信號并不相同,同時變綠放行,但不同時變紅,不熟悉此路段情況的司機很容易誤闖紅燈。此外,四個路口信號燈放行周期較短,也不夠高度,如果中間有大車經過,信號燈就會被擋住,后排車主根本看不清信號燈。
17日10時左右,記者在鼓樓立交橋十字路口觀察,正如周先生所說,此處設置了兩個長柱形信號燈,外側比內側信號燈轉換周期縮短5-10秒左右,該十字路口信號燈均設內外信號裝置,信號周期都為外側信號燈早于內側5-10秒左右。記者發現,如果公交車經過此處,后排車主看不清前方信號燈。
新城區交管大隊一中隊中隊長王利明表示,鼓樓立交橋地理位置特殊,車流量較大,所以采用內外微循環交通信號燈分解交通擁堵情況。即南北方向與東西方向都采用內外雙向信號燈,且信號周期不盡相同。外側比內側信號周期縮短約5-10秒左右。即先放行右轉車輛,再放行直行車輛。
原來沒有設立微循環導向信號時,此處一直延用禁左方式疏導交通。但無論是平峰還是高峰,都會出現交通擁堵情況。去年,支隊去外地調研后,把鼓樓立交橋四方向設置為微循環導向信號,緩解了交通擁堵壓力。如果內外信號燈同時禁放行,就會出現大面積交通擁堵。
而對于信號燈高度問題,王利明稱,四方向信號燈為立柱式,原來在設計的同時也征求過市政方面的意見,不能高于二層立交橋,所以只能與二層立交橋平行。如果更改,必須經過市政允許。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