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監控的發展方向在于室外,室外監控的發展方向在于夜視,夜視的發展方向在于紅外技術,這個趨勢越來越明顯。在紅外夜視這個領域,中國企業已經走在世界最前列,一些先進技術令國外同行望塵莫及。那么,紅外監控市場發展現狀如何?未來發展趨勢又將如何?
紅外攝像機市場發展現狀
紅外攝像機廠家是順應了我國特殊的市場需求。據了解,國外市場基本上不生產紅外攝像機。其原因,一個是紅外攝像機本身是一個高溫產品,在大多數監控環境下都是潛在的危險因素,如煤礦監控、工業監控等等。第二是紅外攝像機的低價競爭嚴重影響了產品壽命,據調查,普通的紅外攝像機使用壽命一般不到一年。產品使用壽命短對于紅外攝像機廠家來說也許是更多的利潤空間,然而對于終端用戶來說卻是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紅外攝像機市場勢不可擋,因此各紅外攝像機廠家也在不斷開發更具性價比的產品。國外攝像機品牌如三星、索尼為適應中國本土化也推出了紅外攝像機,但為了解決紅外攝像機弊病,國外研發出了超低照度攝像機。我國也可以研發出更具優勢的紅外攝像機產品,彌補其本身的功能缺陷,還可以解決安全隱患。
目前紅外攝像機市場占有率最高的還是LED紅外攝像機,但絕大多數產品照射范圍只能達到100米以內。在應用方面,紅外攝像機主要還是應用于民用領域。紅外攝像機經過了幾年的發展,市場也在不斷更新換代,近期攝像機市場上又出現了能在夜間不用可見光也能像白天一樣從監視器上直接觀察人和物的激光夜視攝像機。
激光夜視攝像機技術不同于熱紅外成像技術和微光夜視技術,熱紅外成像技術只能看到人和物體的熱輪廓,看不清物體的真實面目。微光夜視技術需要一定的月光、星光和環境光才能看到物體,如果沒有光就什么也看不到。利用紅外燈輔助照明雖然也能看到目標,但都不能克服紅外光暴,不能隱蔽觀察,容易自我暴露目標,圖像受光波干擾,達不到像黑光夜視攝像儀一樣的可視效果和清晰度。
從去年開始,紅外攝像機廠家開始推出一款名為白光燈夜視攝像機,是與紅外攝像機相對應的一種產品。據介紹,白光燈攝像機的優勢是在晚上也能呈現出彩色圖像,這不同于紅外攝像機只能拍出黑白圖像。白光燈夜視攝像機有調光技術,燈光的強弱是由周界環境來決定,周界環境越暗,燈光越強。這種白光燈攝像機比較適合于人跡較少的偏遠工廠,其顯眼的燈光還可以起到震懾作用。但白光燈攝像機實際效果及產品質量還需要接受市場的檢驗。
紅外攝像機廠家的發展還需要很長的過程,紅外攝像機在某些功能上有它的優勢,但是紅外攝像機廠家不能以犧牲產品壽命為代價,怎樣解決紅外攝像機壽命短、散熱差等問題也是紅外攝像機廠家在紅外攝像機未來發展中要解決的命題。希望我國的安防產品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前提下,能為用戶帶來更實用的功能。
主動紅外未來與被動紅外融合
目前的紅外攝像機市場相當混亂,主要在于業界缺乏統一的標準規范。例如,紅外燈的照射距離便常常是各家企業宣傳的重頭戲,彼此間又不太一樣,而究竟照射的距離是在哪個條件下測得的,當時的環境照度如何,呈現出來的畫面品質又如何,卻無從得知,這正是目前紅外攝像機面臨的最嚴峻的考驗,解決掉這個難題成為企業之間共同關注的焦點。
主動紅外技術由早期的有效率僅為5%,發展到現在有效率25-30%的LEDArray技術,滿足了近距到中遠距離的紅外夜視技術突破,而激光照明技術是實現遠距離的夜視監控的最好途徑之一,而且光強度也比常規光源強的多,遠距離夜視技術是今后夜視監控市場的一個趨勢。
主動紅外技術與被動紅外技術的融合將是未來的趨勢之一,利用被動紅外技術穿透力強,照射距離遠的特點去發現目標,利用主動紅外技術照明的原理去采集目標細節特征,可以為中遠距離監控提供有力的“證據”。
此外,與另一種夜視技術微光技術相融合,也是未來的發展方向之一,在微光與紅外技術各自不斷進步的時期,考慮到二者的互補性,在不增加現有技術難度的基礎上,如何將微光圖像與紅外圖像融合以獲取更好的觀察效果,該兩項技術成為當前夜視技術發展的熱點研究。
低照度攝像機或將成主流
●將圖像存儲和視頻分析能力向前端設備遷移
對于重要場合的可追溯性與圖像質量、穩定性同樣重要,這方面MOBTIX為代表的企業正在通過加大前端圖像存儲和視頻分析來解決,這也某種程度上代表了未來攝像機發展的一個方向。這樣做的好處一方面是突發斷電、斷網情況下有可追溯的數據源,另一方面(尤其是對高清這類大容量數據)也減緩了對網絡的傳輸壓力,這方面對于大型、超大型的監控應用顯得尤為重要。
●網絡攝像機的比例將會進一步加大
本文選取了目前國內幾家主流制造企業的產品線做了分析,為了分析的更全面和準確,我選取的參數也比較多,目的是通過多個參數的抽樣能大致看出目前市場趨勢和不同解決方案間的市場占比。模擬、網絡產品線的市場占比(不含球形攝像機),采樣總臺數305臺,模擬,215臺,其中網絡產品線占29.5%,模擬占70.5%。
●網絡攝像機中以CMOS作為感光器件的產品將會得到更多的重視,網絡攝像機追求更高像素的步伐會加快。
●網絡球和云臺攝像機在未來的需求將會減少,取而代之的將會是全景攝像機
球機和云臺攝像機在中國安防市場上一度占有重要的位置和很大的市場份額,但是球機和云臺攝像機也有自己本身明顯的缺陷:成本高、安裝、調試復雜;傳統機械結構產生的故障點也會比較多等。隨著全景攝像機、高清鏡頭和光感技術的發展,純電子方式的解決方案將是未來發展的主流。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