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美國宇航局太陽動力學天文臺觀測到太陽的活躍區域,名為AR1515,后者發射出M5.3級太陽耀斑,在獨立日2012年7月4日達到頂峰。
英國每日郵報報道,美國宇航局太陽動力學天文臺近日觀測到夏日首個X級太陽耀斑——非常強烈的太陽黑子爆發,這僅僅發生于12個M級耀斑爆發后6天,其中包括一個M6.1級耀斑,后者摧毀了整個地球的無線電信號——這暗示太陽活動可能對我們的科技造成的摧毀性影響。
這些太陽耀斑背后的太陽黑子組名為AR1515,它從太陽表面綿延長達118.681公里(19.1萬千米),這比15個地球環繞還要長,美國宇航局太陽天體學家C·亞歷克斯·楊這樣說道。
圖2太陽耀斑AR1515特寫圖.
根據分類系統,最強大的太陽耀斑被稱為X級耀斑,這種分類系統是根據太陽耀斑的長度而進行不同程度的劃分。最小的被稱為A級,這類似于圖中普通的背景程度,其次是B級、C級、M級和X級。
這種分級類似于地震的里氏震級,每一個字母代表能量產出的10個遞增等級,這意味著X級是M級的10倍,是C級的100倍。
太陽目前逐漸接近它以11年為周期的太陽耀斑周期的頂峰,預計2013年將會是太陽活動極為激烈的一年。隨著過去11年通訊的日益穿波,更為嚴重的太陽風暴將會對地球產生巨大的影響。
圖3太陽動力學天文臺拍攝的圖片顯示了M5.3級的太陽耀斑于2012年7月4日到達頂峰。
圖4SUMI的設備將會用于研究太陽色球層的磁場,色球層是太陽大氣層中介于可見表面、
光球層和太陽自己的大氣層日冕自建的太陽大氣薄層。
當太陽耀斑產生X射線或者超強的紫外線干擾了地球大氣層,也就是俗稱的電離層時,無線電通訊將會被中斷,因為無線電波是穿過大氣層進行傳播。電離層常數的變化也會改變無線電波傳播的途徑,因此會影響它們攜帶的信息。這種影響對高頻率、低頻率的無線電波的影響是相似的。
同樣的太陽區域也產生了很多日冕物質拋射,或者稱CMEs,美國宇航局空間天氣中心(SWC)觀測到這個現象,這些CME移動相對比較慢,速度在每秒300至600英里。由于該區域位于太陽較南地區,因此該區域產生的CMEs對地球的影響可能不大。
圖5色球層是很窄的一層,位于光球層之上,后者隨著高度的增加溫度也在上升。
正常來說,裸眼無法觀測到它因為來自太陽光球層的光線太過強大。色球層的顏色(深紅)是由它所包含的巨大氫氣供應所產生的。
7月2日,美國宇航局太陽動力學天文臺捕獲到太陽南半球表面,從一個名為AR1515的太陽黑子展開了M5.6級太陽耀斑爆發。粒子的爆發——“日冕物質拋射”——并不是直接對著地球,但是帶電粒子可能會對整個歐洲的無線電通信產生干擾。
同一天另一個太陽黑子又爆發了日冕物質拋射。美國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的美國宇航局空間太空中心的建立的模型描述了日冕物質拋射以每秒700英里的速度運行,但模型并未顯示它朝著地球的方向。
太陽黑子通常比周圍環境更黑,因為它們溫度相對更低,使得它們相對黯淡。太陽黑子是由太陽逐漸扭曲的磁場所引起的——正是這種扭曲動力產生了日冕物質拋射。其中還包括了數十億噸重的氣體,伴隨著X射線爆發和紫外線輻射。
超高溫(一億攝氏度)和電離的太陽粒子受到地球磁場的影響,激活了大氣層中的這些氣體,從而以光的形式爆發能量。然而這些粒子也可能引起磁場風暴,后者在極端的情況下可能會干擾衛星和電網。1989年CME是導致加拿大魁北克600萬人面臨電力中斷的罪魁禍首。
太陽活動以11年為周期,將于2013年達到頂峰,即將發生更多猛烈的空間天氣。
美國亞利桑那州國家太陽天文臺的馬修·佩恩博士說道:“由于太陽活動日益活躍,它將會對數百萬人的生活產生影響。太陽黑子可能引發最大、最具摧毀性的空間風暴。在未來兩年,我們預計觀測到的太陽黑子數量將達到頂峰,太陽黑子是很多空間天氣和太陽風暴的源頭,所以地球上可能會面臨數量更多的太陽風暴。”(編譯/嚴炎劉星)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