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目前,國內交通信號燈普遍采用定周期程控技術,即主要靠經驗和以往統計數據確定紅綠燈亮滅時間。要實現道路交通的智能化,就要引入變周期交通信號燈控制技術,實時檢測路口的交通流量以及擁塞量等數據,根據規則動態地調節信號燈,獲得更加滿意的通行率。
本文提出了一種具有分布式特征的交通信號燈控制系統設計方案,它利用RFID技術提高路況信息的收集精度,利用電流環遠距離傳輸方式,并且應用人工智能理論使得系統具有更強的自適應性和可擴充性。
1系統功能與整體結構設計
從功能特點來看,智能交通信號燈系統應具有時間固定模式、時間設定模式、時間感應模式、現場遙控模式、遠程控制模式等信號控制模式;可以進行日期、時間設定、分時段時間設定、感應參數設定、周期時間、相位差和綠信比等參數設定;可以進行系統自檢、綠沖突檢測、燈故障檢測、線路故障檢測;具有強大的輸入/輸出功能,可實現對路口的不同相位燈控輸出和檢測功能。此外,系統提供友好的人機界面,用戶可通過手動開關、鍵盤或遙控器對信號機進行設定和控制。
信號機是整個系統的核心。它由LCD屏、控制板、燈組驅動板、開關電源、按鈕板等共5種功能模塊插件板,以及配電板、接線端子排等組成。本系統選擇基于ARM核的32位嵌入式RISC處理器AT91RM9200作為信號機控制板處理器,可以滿足信號機智能化的要求,使信號機在系統中成為收集與處理交通流量數據、通信聯網以及區域協調控制的平臺。
智能交通信號燈系統結構圖如圖1所示。
圖1交通信號燈系統結構圖
信號燈采用發光二極管,即LED技術,發光功率大,抗震能力強,省電又穩定。系統內各組件,包括信號燈都由外部供電,并配有UPS。信號燈控制器對各種信號燈不提供工作電壓,僅進行信號傳遞,完全實現弱電控制。信號燈亮度的控制采用脈寬調制的原理,將電壓全波整流,經電阻分壓,由光耦將其轉成有一定占空比的方波,當電源電壓升高時,占空比會減小,抑制LED亮度的提高,當電源電壓降低時,占空比會增大,限制LED亮度的降低,從而實現了LED亮度的自動控制。
信號燈遠距離通信控制可以采用電流環信號傳輸方式加以實現。這種遠距離通信控制電路簡單、成本低、抗干擾能力強。它是由電流環傳輸串行移位的3種信號--數據D、時鐘CLK、鎖存STR,交通燈則將控制器發來的串行信息轉換為并行輸出,準確實現位控制,不同的信號燈就可以在連線上采取并聯方式,這樣,一個線路輸出的負載能力足以控制十幾個信號燈,可以滿足各種交通路口的需要。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