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一般交通違法的處理,通常主要采取的是罰款和扣分兩種方式,此種方式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是罰款畢竟有限,罰得了一時,罰不了長遠,難讓一些人長記性;而扣分制也不盡完善,有的以錢來化解。而與誠信掛鉤,不僅影響到當前,也影響到長遠。
截至2011年,我國汽車保有量已經超過日本,成為僅低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汽車保有國。而交通事故所造成的死亡人數卻是連續十余年世界第一,引發事故的主要原因有無證違章駕車、無牌無證車輛上路行駛、超載、超速行駛、疲勞駕車、酒后駕車、違章占道行駛等。可以說絕大多數事故都是交通違法造成的。
由此,對交通違法處理需要有新的模式來約束,需要更大的力度來整治,將安全違法記錄與個人信用、保險、職業準入等掛鉤,從單純的就事論事處理,進入到多個層面齊抓共管。
也許有人會說,此種方式超出了交通管理的范圍,有點過嚴,但與生命的保護和尊重相比,此種與個人信用掛鉤并不為過,在此方面國外早有先例,如:美國依據人的誠信制約人的行為,把交通違章和貸款、保險等緊密聯系起來,把違章作為不良記錄,從而影響到個人的工作、生活、社交等各方面。又如:德國不僅會將交通違法記入個人誠信檔案,保險公司也會根據駕駛員和車主的違法記錄調整相關保險費率。這些措施都很有借鑒之處。
交通違法與個人信用掛鉤,是一種變被動的罰轉為當事人主動去遵守,有利于當事人守法意識的提高和公共道德的養成,即使是再有錢,再罰得起,也得顧及由此產生的聯動效應。
值得一提的是解決行人過馬路闖紅燈是個大難題,以往是“湊夠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紅綠燈無關”。此行為要罰款難,要處理也不容易,而將其的信息進行登記,與所在單位和個人的信譽度掛鉤,無關成為有關,從而迫使一些行人改掉不良習慣。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