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車聯網”的多領域跨界應用讓汽車廠商看到了下一個利益增長點,國際與國內廠商紛紛出招,意圖搶先占領此類市場,由此加速了“車聯網”的發展模式探索,促進傳統汽車產業的轉型變革。
近年來,“智慧城市”、“物聯網”等一批概念的興起,促使諸多傳統產業探尋技術變革,在強化自身的同時,不約而同的將視線聚焦于其它新興行業,通過跨領域應用,謀求更寬廣的發展道路。
而“物聯網”衍生出的“車聯網”概念,為傳統汽車產業的求新變革帶來了機遇。“車聯網”將實現車與車、路、行人及互聯網等之間的信息交互,跨領域融合通信、娛樂等功能,使汽車更加智能化、人性化,從而更加符合互聯網時代人們的需求。
“車聯網”的多領域跨界應用讓汽車廠商看到了下一個利益增長點,國際與國內廠商紛紛出招,意圖搶先占領此類市場,由此加速了“車聯網”的發展模式探索,促進傳統汽車產業的轉型變革。
國際探索不斷,發展趨勢明朗
一些國際汽車廠商主動向蘋果(519.01,1.05,0.20%)、谷歌(556.54,20.10,3.75%)等IT巨頭尋求車聯網領域合作,將移動互聯網的語音技術、云技術引入汽車行業,使車聯網的交互更加便捷,功能不斷完善。未來智能汽車將成為大數據應用的載體之一,在互聯網領域占據重要角色,成為互聯網公司爭奪的重地。
同時全球4G化浪潮的到來,使高速移動帶寬的迅猛增長和資費的下降成為可能,車聯網有望實現功能上質的飛躍,4G將推動車聯網的進程。
車聯網逐漸普及,硬件成本下降。隨著移動互聯網設備的成熟和發展,車聯網硬件從過去1000美元以上已經降到500美元。在互聯網廠商介入后,技術的革新將促使相關設備的價格繼續快速下降。
與此同時,歐洲、美國、日本、俄羅斯等國家都已經發布相關政策或法令扶持車聯網發展,降低交通事故率,提升交通效率。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局2014年2月3日宣布,將制定措施要求全美新上路的汽車和其他小型車輛安裝車對車通信系統,以有效阻止交通事故的發生。俄羅斯頒布相關法令,要求新產汽車內置移動通信設備在交通事故發生時,提供報警服務。
國際車聯網的快速發展,推進了相關產業鏈間的跨領域應用整合進程,為車聯網日后的成熟應用推開了一扇嶄新的大門。
國內前景看好,仍需借鑒完善
數據顯示,我國汽車保有量未來將高達4億輛,我國重特大城市均已經進入大規模交通擁堵階段,其余城市也有2/3以上出現高峰擁堵,并將進入嚴重擁堵。建設車聯網,通過信息交互提前預知擁堵情況,合理規劃出行路線,可減少90%的交通堵塞,是建設安全中國的重大舉措,也是我國建設智慧城市、構建智慧交通的重要內容。
在建設車聯網的同時,我國也面臨著許多挑戰。一是技術挑戰,包括智能傳感網絡、服務技術和主動安全等;二是標準競爭挑戰,我國目前還沒有物聯網、車聯網領域的可貢獻給國際上的標準;三是互聯網思維挑戰,在互聯網思維中,消費者反客為主,將參與互聯網終端的創意和創新設計,做到用戶和廠商設計融為一體。
為此,借鑒國際上趨于成熟的車聯網應用技術,成為我國移植并培養中國特色“車聯網DNA”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