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的引領下,綠色高效、可持續發展成為從交通大國向交通強國的重要共識方向?!稊底纸煌?ldquo;十四五”發展規劃》目標下,我國也正在通過交通新基建,提升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支撐交通運輸行業高質量發展和交通強國建設。數實融合正在成為數字交通建設的重要途徑,互聯網信息企業代表的數字技術也正在大力融入其中,并發揮著重要作用。
環境驅動,政策推動,綠色交通刻不容緩
據清華大學碳中和研究院等機構發布的《全球能源基礎設施碳排放及鎖定效應》研究報告顯示,2020年全球陸地僅火電、鋼鐵、水泥和陸地交通運輸部門就排放出241 億噸二氧化碳,占全球碳排放總量的70%,且未來數十年此數據還將持續增長。
減碳局勢緊迫。IPCC(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測算,直至本世紀末,全球升溫控制在1.5℃的可能性已極小,而為了守住2℃的升溫紅線,人們需要在將來的30年內快速達到碳中和。面對變局,我國現正處于快速工業化、城市化和機動化“三化疊加”的發展階段,如何在這關鍵的起跑期和加速沖刺期實現碳達峰、碳減排,成為當下最緊迫和艱巨的任務。
目前,我國正在新能源、數據中心、交通智慧化建設等方面擴大投入,加強能源高效利用和數據、技術的創新賦能效用。工信部近日發布的最新統計結果顯示,2021年我國新能源產業占全球比重超70%,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全球第一,同時我國還正在通過數據中心節能減排、以先進數字技術實現碳減排應用等舉措,促進節能發展。
在交通領域,由于我國交通運輸緊密貫穿于生產鏈條、聯系著終端消費,且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和交通出行的需求日益提升,導致交通運輸能源消耗和碳排壓力巨大,碳排量已占到我國總碳排量的15%。面對挑戰,政府、企業等都在試圖通過綠色、低碳、高效、安全的舉措確保安全降碳。
政府方面,在《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綠色交通“十四五”發展規劃》、《綠色交通標準體系(2022年)》等諸多重要“雙碳”指導文件中,都屢次強調了創新科技的重要性,鼓勵以先進的數字技術為手段發展綠色交通。
在企業、機構等的實踐中,目前全國各地紛紛通過車聯網先導區、示范區等形式,進行綠色交通的先行探索。在重慶,西部首個“碳中和”智能網聯示范區已經建成。兩江新區車聯網先導區將騰訊數字孿生、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融入先導區建設過程中,打造出智能網聯應用支撐平臺、MaaS出行信息服務平臺等數字化應用,為民眾提供高效一體化的智慧出行服務。
重慶(兩江)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數字孿生平臺
在湖北襄陽,為建成全國首個“智能網聯+智慧交管”深度融合應用城市,漢江智行聯和騰訊等企業正共同對城市400多個點位路口進行智慧化改造,同時正在建設交通碳排放實時監測與量化平臺,可對中心城區部分路口進行二氧化碳的量化分析,打造交通領域碳排放“可核算、可交易”的新型應用場景,推動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的轉變。
襄陽車聯網先導區
“實時孿生”等技術創新,打開智慧交通和綠色發展新空間
《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指出,抓住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催生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的歷史機遇,推動交通運輸可持續發展。在智慧交通建設中,數字孿生技術已經成為行業重點布局的技術領域,或將成為下一階段升級的重點技術突破口。
在日前舉辦的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騰訊數字孿生產品副總裁萬超曾表示,數字孿生作為復雜技術的代表,現已經進入產業爆發期,且正以更加開放化、標準化的姿態為交通、建筑、城市等更多領域提供助力。
騰訊數字孿生技術助力交通碳排放監測管理
目前,全國多地高速公路都將數字孿生作為智慧高速建設重點支撐技術。比如說,蜀道集團正在通過騰訊數字孿生與交通OS數字能力,提升成都二繞等高速路段的實時感知、危險預測、安全駕駛、智慧管控能力,有效提升高速公路行車通暢率,平均每年在高速管控、車輛通行、以及道路養護等方面可縮減成本400余萬元。
騰訊數字孿生技術支持全天候感知、車道級孿生
在廣東,廣清高速基于騰訊實時孿生技術,搭建出數字化態勢平臺和孿生平臺,實現全天候、全軌跡的車輛覆蓋,減緩擁堵和違停等現象。在惠州的一些路段,騰訊實時孿生為交通管理部門提供了平均停車次數、無停車比例、一次停車比例、二次停車比例、車輛延誤等量化數據,有效減緩擁堵,提高行車效率,減少道路交通碳排量。
廣清智慧高速數字孿生仿真
公共綠色出行,全民加入“碳普惠”行動
今年6月份,國家交通運輸部發布《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范工程管理辦法》中,明確強調“公交都市建設要落實國家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部署要求,促進城市公共交通綠色低碳發展。”在碳減排任務艱巨的今天,建設“公交都市”被提上日程,各省市地區也抓住公交出行普及、便捷、環保等優點,將其作為碳減排的重要路徑。
在長沙,精準公交正在成為越來越多人出行的優先選擇。在長沙交警的牽頭下,騰訊與湘江智能、希迪智駕等伙伴聯合打造出全國首條面向通勤場景的智能網聯定制公交路線。全新升級的精準公交,使公眾出行時間較普通公交減少了33.3%,較私家車減少了27.5%,準點率提高50%以上。數據顯示,目前長沙精準公交單車高峰聚客流量已超80人,滿載率超100%,有24.7%的乘客主動由自駕出行的方式轉向公交出行,綠色低碳出行效果顯著。
長沙智能網聯公交-主動式公交優先
在深圳,基于騰訊乘車碼工具,騰訊與深圳市生態環境局聯合打造碳普惠創新模式。2021年,深圳市首個碳普惠公眾互動平臺“低碳星球”上線。據今年6月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等單位聯合發布的《數字化工具助力公眾綠色出行研究報告》顯示,在騰訊地圖等數字化工具的助力下,2019年-2021年三年間,深圳市居民乘坐地鐵總里程達258.4億公里。2021年全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50萬噸,相當于約42萬輛燃油車(排量1.5L)停駛一年的減排量,或約3.5億棵樹、8萬個足球場大小的森林一年產生的碳匯量。
低碳星球小程序
“雙碳”任務實施兩周年的今天,我國交通行業已進入到了以降碳為重點,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促進智慧交通與智慧城市全面數字化轉型的綠色發展階段。數字技術也成為建設智慧交通、實現交通碳減排的核心推動力。未來,眾多互聯網科技企業將繼續深化技術迭代能力,強化數字技術優勢,開放合作,共建低碳、節能、高效、安全的綠色智慧交通。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