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產值2118億元。預計到2020年,北斗市場規模將達4000億元。2013年,湖北省就制定了產業發展目標,計劃到2020年,湖北省北斗產業達到千億規模。湖北能否迎難而上,引領風騷?
湖北的北斗優勢在哪?
湖北科教發達,在北斗技術方面,除擁有一批院士、專家外,科研機構平臺達30多個,全省每年培養相關專業人才5000余人,可提供強大智力支持。
湖北省還率先研制建設了國內首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北斗區域地基增強服務系統;首次在專業應用領域實現厘米級定位;研制出國內第一顆40納米高精度消費類北斗芯片,并量產投入使用;在老河口市建成全國首個縣級智慧城市時空信息云平臺。
覆蓋全省的北斗定位基礎設施已搭建完成。湖北省打造了由89個北斗衛星參考站、1個主控中心和3個分中心構成的北斗高精度位置服務“一張網”,可面向全省行業用戶和大眾用戶提供高精度位置服務。“湖北北斗產業已處于跨越式、爆發式發展前夜,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湖北省測繪地理信息局局長陳文海認為。
讓北斗“天上好用、地上用好”
北斗系統高級顧問孫家棟院士說,北斗系統的重中之重在于應用,要做到“天上好用,地上用好”。在當今“萬物智聯”的背景下,北斗系統將成為物聯網、智慧城市的重要入口。“人和物、物與物之間要互聯互知,隨時互動,北斗系統就是橋梁。”中國工程院院士劉經南說,在這個過程中,產生什么應用都有可能,北斗的應用只受想象力的限制。
在老河口市智慧城市指揮中心,記者看到,工作人員推動控制桿,屏幕上的圖像移動起來,轉向一片田野。視野所及,一覽無余。這是該市投入400萬元建設的“藍天衛士”秸稈禁燒視頻監控系統。
“這不是簡單地裝上攝像頭,整套系統相當于為智慧城市裝上智慧之眼。”湖北省基礎地理信息中心主任李強拿出手機,操作客戶端。在他手機上,能察看圖像、監管人員到崗情況。
北斗應用不僅于此。人們欣喜發現,“藍天衛士”還能兼職社會治安、鄉村綠化保潔等工作。
“在攝像頭上,北斗能玩出不少花樣。”湖北省基礎地理信息中心總工程師段志強暢想,如在交管攝像頭里裝上北斗通訊定位模塊,與汽車上的北斗模塊互聯,只要在攝像頭視野之內,車輛的行駛狀態可隨時被精確記錄,無論是處理違章還是保險理賠,效率都大大提升。
“現在,北斗應用主要在汽車領域大規模應用,涉及汽車制造業、汽車電子制造業、車載信息服務商,還有面向智能交通的設備制造業及服務商。”劉經南說,“互聯網+北斗”的空間位置服務產業,比如北斗系統與藍牙、寬帶移動互聯網、有線互聯網、窄帶物聯網等融合,這些應用價值巨大。
據測算,到2020年,湖北省用于物聯網、車聯網的芯片,以及用于手機、平板電腦上的終端產品,可實現400億元產值規模。基于北斗的智能系統、智慧城市和大眾應用等智能化應用,有望實現400億元產值規模。
向更高精度發力
作為位置服務應用的老牌,GPS發展幾十年,各種技術和應用十分成熟。作為后來者,人們對北斗作用的認識還不夠,北斗應用如何彎道超車?
更高的精度,被業內認為是中國北斗實現彎道超車的發力點。
這種高精度需求不斷增長,首先體現在林業、生態保護等專業領域。
神農架林區為護林員統一配發北斗巡護終端。這個類似手機的設備,可記錄護林員所在位置,遇到森林火災、病蟲害等,護林員可第一時間向指揮中心提供現場位置和圖文資料。
眼下,共享單車在各大城市風生水起,然而,大量共享單車無序停放,給城市管理帶來難題。
這時,北斗系統的精度優勢得以凸顯。“摩拜已全面支持‘北斗+GPS+格洛納斯’三模衛星定位,定位速度更快、精度達到亞米級(精度1米以內)。”摩拜單車聯合創始人兼CTO夏一平表示,高精度不僅解決找車難問題,也是監管利器。湖北省北斗地基增強系統已穩定運行,在米級和亞米級導航方面,已初步應用于江漢油田工程車輛運輸監控管理、長江航道船舶監控管理、武漢城市規劃執法管理。
該系統還應用于數字湖北、地理國情監測、全省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證等項目,以及規劃、水利、林業等多個行業的日常業務中,精度達到厘米級,甚至還能為毫米級的地殼運動、地質災害及大型建筑的形變監測提供服務。專家表示,普通消費者對位置精度的要求也會不斷提高,甚至成為習慣。雖然目前還需要技術、市場等多方面的積累,但只要有一個爆發點,這將在幾年內實現。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