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資料顯示,新一代北斗導航衛星最大的特點是將國產率提高到98%,不光有國產處理器,還有航天科工二院203所研制的星載氫原子鐘。
原子鐘是北斗導航衛星的最關鍵載荷之一,是時頻分系統的心臟,決定導航系統導航定位、測速及授時精度,導航能否精準定位的核心就是原子鐘。
為什么這么說?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網站介紹,在衛星導航系統中,1ns的時間測量誤差將會引起0.3m的測距誤差,而我國新一代導航系統的設計要求是定位精度0.1m、授時精度0.3ns。
當前全球四大衛星導航系統中,美國GPS導航衛星采用了銫原子鐘和銣原子鐘結合的方式,歐盟Galileo導航衛星采用了銣原子鐘和被動型氫原子鐘結合的方式,俄羅斯Glonass-K三代導航衛星也將采用銣原子鐘和被動型氫原子鐘結合的方式,我國新一代北斗導航衛星正在開展銣原子鐘和被動型氫原子鐘相結合的授時方式。
他們的優劣是怎樣的呢?
總的來說,銣原子鐘具有體積小重量輕、功耗低、技術難度相對較低、可靠性高等優勢,但長期穩定度和漂移率指標相對較差;銫原子鐘的最大優勢是低漂移特性,不過壽命是致命短板,僅有美國掌握關鍵技術。被動型氫原子鐘穩定度指標在傳統三樣中最優,當然研制難度也是傳統三樣中最高的。
星載氫原子鐘的研制成功也意味著我國真正實現了技術自主化,破除了國外在該領域的關鍵技術封鎖和高端產品及元器件禁運的藩籬,是衛星導航中最具有競爭力的原子鐘。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