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衛星導航定位行業起步較早,但只在近些年才真正發展起來。中國從八十年代中期開始引進GPS技術,隨著全球衛星導航定位產業的發展,以及第一代自主衛星導航系統--北斗系統的建成,衛星導航定位技術與產品已進入中國國民經濟的多個領域并發揮了重要作用,尤其在測繪、勘探、海上漁業、車輛定位監中國衛星導航定位行業起步較早,但只在近些年才真正發展起來。中國從八十年代中期開始引進GPS技術,隨著全球衛星導航定位產業的發展,以及第一代自主衛星導航系統--北斗系統的建成,衛星導航定位技術與產品已進入中國國民經濟的多個領域并發揮了重要作用,尤其在測繪、勘探、海上漁業、車輛定位監控等方面。
自2000年北斗一代開始啟動,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經歷了數10年的培育和發展,呈現高速增長態勢。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市場前瞻與應用前景預測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03-2014年,我國衛星導航產業產值從40億元增長到約1269億元,增長了30多倍,年復合增長率達到31.73%。2014年,我國衛星導航產業產值約為1269億元,同比增長了22.1%。
今年3月30日,我國首顆新一代北斗導航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標志著我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建設邁出了由區域運行向全球拓展的第一步,開啟了實現2020年全球組網的新征程,開拓了我國航天產業新格局。
相比于GPS,我國北斗導航系統具有兩大利器,一是短信與通訊功能,GPS只能單向傳遞(終端從衛星接收位置信號),而北斗衛星或北斗地面服務站和衛星定位終端之間能夠直接通過衛星信號進行雙向的信息傳遞,因此可應用于傳統領域有野外作業、探險救災與海洋漁業等;信息交互與車載導航相結合還可用于道路交通運輸資源調度,產生諸多新型應用。其二是高精度,在軌高度比GPS高1.8倍,接收機屏蔽角比GPS小,理論上在同樣衛星數量的前提下覆蓋范圍更大,也更加精確。
巨大的市場需求是推動導航產業飛速發展衛星導航發展的主要驅動力之一,其中消費需求尤其旺盛,是未來導航產業發展的主要推動力。導航手機市場的開拓將引發PND導航產品高速發展,汽車銷量增長與裝配率提升雙重驅動車載導航產品的發展,智能交通的巨大需求將成為車載導航滲透率提升的新動力,LBS--快速崛起的殺手級應用。
此外,國家政策為導航產業的發展提供重要的保障,"十二五"規劃的有力支持,北斗二代系統的加速建設為導航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持久的動力。
目前產業鏈產值增長趨勢看,在國家相關扶持政策帶動及市場逐步拓寬發展下,到2020年產業總產值達4000億的目標有望順利實現。從當前產業鏈產值分布趨勢看,未來幾年,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鏈產值的構成仍將會發生持續變化,至2020年下游的運營服務產值貢獻預計達到總產值的50%,應用服務水平大幅度提高;中游系統集成及終端集成產值在整個產業鏈的占比約為40%,終端產品質量和用戶量將有巨大飛躍,產業國際競爭力將大幅增強。上游數據、芯片、模塊類產值在整個產業鏈的占比達到10%左右,產業鏈結構逐步趨于穩定成熟。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圖表:2003-2014年中國衛星導航產業市場產值及增速圖(單位:億元,%)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