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張巧玲)近日,記者從北京郵電大學獲悉,我國專家已解決廣域室內高精度定位技術難題,而且今后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也將新增室內高精度定位功能。
這是由北京郵電大學、北京首科信通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中衛星空移動多媒體網絡有限公司等單位承擔的“863”主題項目“城市室內外高精度定位導航關鍵技術與服務示范”的重要成果。目前,項目已完成室內外高精度無縫定位關鍵技術研究與原型系統研制,并通過鑒定。
據項目負責人、北京郵電大學電子工程學院教授鄧中亮介紹,由于衛星定位信號強度弱、易受遮擋等環境因素干擾,難以在室內進行定位,而現有室內定位技術如WLAN、WSN等系統雖然實現了局域室內高精度定位,但須布置大量節點,信號覆蓋成本較高,不利于向廣域推廣。
鄧中亮牽頭研制了天地一體化的TC-OFDM定位與通信融合的新型信號體制,該體制構建了天地一體的室內外無縫定位體系。
該體系突破了多項室內高精度定位關鍵技術,如首次基于L波段移動高速數據通信網,實現了室內外定位信號的低成本廣域無縫覆蓋和高精度的無縫定位。其水平定位精度達到3米,高度方向精度達到1米,有效解決了城市室內外定位與移動數據通信等多網融合與共享難題,為大幅提升國家公共安全與應急救援能力探索了一條新途徑。
項目還首次提出并實現了衛星導航系統、地面移動網絡和氣壓測高的聯合定位技術,形成了北斗地基室內外增強系統,解決了城市高樓遮擋下衛星定位難題。
此外,利用移動高速數據通信網輔助北斗定位系統,研究人員構建成Assisted—北斗廣域室內外定位系統,提高了北斗系統的定位速度、精度與范圍。
“利用這一系統,北斗能在與國外其他三大衛星導航系統的競爭中,又獲得一項核心優勢。”鄧中亮表示。
目前該項目取得了多項自主知識產權成果,已申請了國際專利4項和國內專利近40項。
鄧中亮介紹說,該系統已在北京郵電大學內部建成原理實驗網,將于9月在天津市消防系統建立60平方公里的試驗網,明年會建設200平方公里的示范網,之后將在全國8個城市建設試驗網。2013~2014年,將在全國推廣,并開展與美歐的合作。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