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中國數字碳中和高峰論壇由中央網信辦、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四川省人民政府指導,中央網信辦信息化發展局、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生態環境部宣教中心、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等單位主辦。
當前,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正在構建,一場全方位深層次的綠色變革正在繪就中國高質量發展的底色。在國家雙碳目標出臺后,騰訊快速跟進,成為國內首批啟動碳中和規劃的互聯網企業之一,并發布“凈零計劃”和《騰訊碳中和目標及行動路線報告》。作為騰訊在交通出行領域面向C端的重要減碳陣地,騰訊地圖大力推廣綠色環保的出行方式,通過數字化工具提升公共出行便捷性,助力培育公眾公共出行習慣,提升綠色出行意識,同時基于騰訊地圖綠色出行平臺,助推地方碳普惠創新進程。
騰訊地圖不斷通過產品創新為用戶帶來更便捷、高效的公共出行體驗。2021年11月,騰訊地圖于業內率先上線“綠色出行公交門戶”,將乘車碼、實時公交、公交地鐵導航、步騎行導航、共享單車等公共出行功能進行全面整合,實現“一張圖”打通用戶公交出行全場景,推動公眾綠色出行落地,打造“綠色出行引擎”助推“碳中和”。2022年,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等機構聯合發布《數字化工具助力公眾綠色出行研究報告》顯示,2021年,深圳市民通過騰訊地圖綠色出行平臺搭乘公交和地鐵綠色出行,全年實現減少碳排放約50萬噸,相當于約42萬輛燃油車(排量1.5L)停駛一年的減排量,或約3.5億棵樹、8萬個足球場大小的森林一年產生的碳匯量。2019年至2021年,深圳市民通過騰訊地圖刷碼搭乘地鐵,三年總共實現減排約120萬噸。
在推動碳普惠層面,2021年,在騰訊地圖綠色出行平臺技術支持下,深圳市生態環境局、深圳排放權交易所與騰訊聯合發布深圳碳普惠首個授權運營平臺“低碳星球”小程序,用戶使用騰訊地圖參與公共出行即可獲得相應碳積分。2022年底,在深圳市生態環境局的監管下、經第三方核查機構核證后,“低碳星球”將用戶積累的減排量掛牌至深圳排放權交易所并完成首次交易,以地鐵乘車券的形式全額返還用戶,實現從“人人可減碳”到“人人碳普惠”的可持續發展模式。一年中有超100萬深圳市民通過“低碳星球”積累碳積分,記錄公共出行減排量。以騰訊地圖為代表的數字工具將用戶的減排數據進行記錄,成為支持“碳普惠平臺”建設的重要數字工具之一,能夠幫助政府在綠色出行中進行規劃和協調提供技術和數據支撐,以提升公共交通管理的有效性,同時通過碳普惠模式創新帶動公眾形成低碳出行生活習慣。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