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智慧交通副總裁施雪松
在大會主論壇環節,騰訊智慧交通副總裁施雪松發表題為《打造實時可計算的數字底座,助力構建未來高速生命體》的主題演講,分享騰訊過去幾年建設智慧高速的成果和經驗。施雪松認為,加強云、圖等數字基礎設施融合應用,筑牢高速公路智慧化升級的基礎數字底座,是智慧高速建設的新內涵。在以云、圖、AI、大數據、游戲等技術融合為基礎的數字底座上,騰訊積極構建交通出行一張網,實現城市運行的一圖統覽,讓生態和服務企業能夠一云共建,最終可以為用戶創造一碼通行的便捷出行體驗。
施雪松在主題演講中重點強調了實時孿生和交通OS等技術對智慧高速建設的助力。施雪松表示,以實時數字孿生等數字技術為核心應用,實現服務場景的實時連接、提升用戶服務體驗,已成為智慧高速建設的新標準。此外,打造一套下接設備、上接應用和生態的智慧高速OS,助力未來公路建設成為軟硬一體、可生長、可進化的生命體,將助推高速完成從信息化到智慧化建設的新階段。
以下為施雪松演講實錄: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
非常高興在長沙和大家相聚,一起探討交通行業的未來。
長沙是全國最具幸福感的城市之一,也是數字化的先鋒城市。一直以來,騰訊公司和長沙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系,我們在政務、交通、醫療、金融等各個領域,均展開了數字化合作。
在智慧交通領域,我們也推動落地了多個場景應用。由長沙交警牽頭,騰訊聯合湘江智能、希迪智駕等生態合作伙伴,打造了準點、高效的智能網聯定制公交,已經成為長沙的網紅公交。近期,在長沙市政府牽頭下,我們還參與構建了長沙智慧停車管理平臺,打造城市停車“一張網”,助力解決長沙停車難題。
智慧交通作為新基建的主力軍,也是數實融合的典型場景,對于改善民生服務、提升城市運轉效率、促進經濟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天的大會,我們也看到了在交通強國政策指引下,國家交通建設藍圖的規劃下,交通行業的同仁對信息化、數字化和智慧化的深度投入。
騰訊作為互聯網科技企業,我們始終秉持著三個原則,一是和時代、國家的利益方向更加一致;二是和民眾生活的方方面面更加融合;三是要能和業界的合作伙伴共同發展。
我們提出深耕消費互聯網、擁抱產業互聯網的戰略以來,將智慧交通作為產業互聯網最重要的落地場景。我們也非常愿意,把過去積累的數字化能力全部貢獻到國家的交通建設中去。面向交通領域,騰訊已經形成面向智慧高速、城市交通、智能網聯、智慧軌交、智慧民航、智慧港口、智慧物流七大領域的數字化解決方案,與廣泛的合作伙伴一起構建了更具開放的新型連接生態。
2021年,騰訊還提出了“推動可持續社會價值創新”的戰略,以科技向善為使命,持續呼應國家與時代的需要,與不斷發展的社會共生、共榮。例如,面對突發的疫情或者洪澇災害,我們通過大數據、地圖位置服務等基礎能力以及用戶服務觸點,敏捷響應,24小時內上線信息服務、疫情地圖、核酸地圖等功能,為用戶與社會服務之間建立起通暢的渠道。
小到核酸檢測點的擁擠度查詢,大到高速公路的擁堵治理,數字新基建為用戶帶來的核心變化,是更高效的社會治理、更美好的生活環境,和更愉悅的民生體驗。我們基于20多年來用戶服務的經驗,不斷洞察科技創新為人帶來的改變,為交通的智慧化發展提供助力。
借助今天的大會,我也想和大家分享一下,騰訊在智慧交通、尤其是在公路交通方面的一些實踐和思考。
首先,加強云、圖等數字基礎設施融合應用,筑牢高速公路智慧化升級的基礎數字底座,是智慧高速建設的新內涵。
隨著交通行業正在由信息化向數字化、智慧化轉型升級,傳統的信息化手段已不能滿足行業發展的客觀需求。面向未來交通的發展,構建完整的數字底座將至關重要,這恰恰是騰訊的優勢所在。騰訊依托在云計算、數字地圖、大數據、AI、游戲等核心技術領域的深厚沉淀,構建了一整套完善的數字底座能力體系。
云是智慧交通落地的基礎設施,可以有效打破數據孤島,更好地實現開放協同效應,滿足行業千變萬化的需求。我們通過云上交通信息監測、路網運行感知體系不斷完善,實現實時的調度管理、危機預警和應急保障,為公眾提供高效、安全、綠色的交通環境。
圖作為數據資源的重要匯集地,有效融合了人、車、路、物等多源動態和靜態數據,為公眾出行提供基礎能力支撐。目前,騰訊正在助力城市和交通管理部門,構建智慧城市底座,匯聚位置、感知、應用等數據要素,形成實時可計算的數字孿生空間,實現城市規劃、治理的一圖統覽,提高交通設施、樞紐的運營服務能力,進而推動城市交通的高效運轉。
我們也將騰訊的游戲技術,應用到產業互聯網。我們正在為寶鋼建立孿生工廠服務,實時還原工業現場環境,將遠程高危作業變為可能。在交通領域,借助游戲技術領域的深厚積累,我們可以用很低的成本、更優化的效果,快速生成道路的三維環境,并模擬車流、人流等行為。
在以云、圖、AI、大數據、游戲等技術融合為基礎的數字底座上,我們積極構建交通出行一張網,實現城市運行的一圖統覽,讓生態和服務企業能夠一云共建,最終可以為用戶創造一碼通行的便捷出行體驗。
第二,結合實時數字孿生等核心技術,讓智慧高速的數字底座具備實時、可計算、全場景特征,實現服務場景的實時連接、提升用戶服務體驗,是智慧高速建設的新標準。
高速公路是一個實時、動態變化的數據匯聚體,要保證準確、高效的調度管理,需要實時感知環境和交通流信息,然后進行計算和分析,科學決策,并通過用戶服務觸點,及時傳遞。
我們整合了在游戲、仿真等領域的技術優勢,構建了一整套從感知、連接到場景觸達的實時數字孿生體, 并在四川、廣東等省份落地應用,實現了精準的車道級導航和主動交通管控,為支持全天候通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以四川省為例,因大霧等天氣原因,每年約有50-80天不利出行。目前,騰訊與蜀道集團正在合作,在成都第二繞城高速公路上,將騰訊實時數字孿生技術和服務C端的服務鏈路應用其中,致力于構建一套全天候、全覆蓋的融合感知系統。我們通過毫米波雷達感知交通流信息,再通過車機和手機為用戶推送服務信息,將交通信息實時孿生呈現,在可視條件不佳的天氣情況下,為交通參與者創建更完整的“上帝視角”,提供及時和準確的交通引導服務。
在廣清高速,為了解決違章停車監測處理不及時、二次事故高發等問題,騰訊與廣清高速聯合打造了基于雷達和ETC實時感知的數字底座,實現了對交通態勢的全息感知、實時監控和預警,有效提升廣清高速的安全運營和管理能力。
以實時數字孿生等數字技術為核心應用,實現服務場景的實時連接、提升用戶服務體驗,已成為智慧高速建設的新標準。
第三,打造一套下接設備、上接應用和生態的智慧高速OS,助力未來公路建設成為軟硬一體、可生長、可進化的生命體,將助推高速完成從信息化到智慧化建設的新階段。
騰訊在工業互聯網OS的設計、建設、運營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從2017年開始,騰訊就與廣州地鐵展開了密切的合作,共建穗騰聯合實驗室,探索開發穗騰OS。2019年9月,穗騰OS1.0發布,2021年9月,穗騰OS 2.0迭代升級,在大灣區最快的廣州地鐵18號和22號線展開應用。
目前,穗騰OS已申請18項專利,系統構建了500多個軌交物模型,接入20多個專業系統,20000多個設備,涉及到的標準體系33份。由軌道交通行業著名專家杜彥良院士領銜的專家組,一致認為穗騰OS 2.0大幅度提升了軌道交通建設、管控、運營的資源配置,服務效率和安全水平,并形成了可推廣應用的數據標準、模型、開發工具和基礎技術及產品供應鏈群體系。
廣州地鐵集團董事長丁建隆認為,穗騰OS2.0重構了傳統工業控制系統的設計理念,將傳統面向單一定制功能的產品設計,轉化成靈活響應服務的平臺設計,滿足城軌多樣服務要求,真正為廣州地鐵的智慧化轉型,創造了一個數字底座,助推粵港澳大灣區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助力我國軌道交通產業數字化轉型和高質量發展。
穗騰OS成功的經驗,也不斷推動我們為交通行業的智慧化升級提供OS數字底座,支撐交通全生命周期的管理運營,隨用戶和需求的變化,不斷迭代更新。
不久前,我們發布了交通OS高速版。交通OS高速版一個最大的特性,就是能夠提供一系列全新的行業工具,向下連接堅實穩定的基礎設施,包括物理空間的載運工具、設施設備,以及數字空間的數據單元、業務系統,中間層打通數據資源和業務系統,向上連接豐富多樣的生態,為產業鏈的合作伙伴提供開放共創的土壤,以開放、低門檻的方式,不斷催生和孵化產業應用生態,提升高速公路的通行安全、效率和服務水平,加快智慧高速的不斷進化。
例如高速隧道的安全通行和事故應急處理,需要協調聯動眾多設備、系統和關聯部門。交通OS高速版通過廣泛物聯能力和實時數字孿生技術,可以實現一鍵觸發和一鍵處置,提升管理效率。
面對跨系統融合的復雜場景,具備進化能力的高速生命體系統,也可以低成本、高效率迭代相應的應用服務,滿足場景運營管控需要。騰訊交通OS高速版將通用能力組件化、模塊化,降低了平臺應用開發門檻,沒有開發經驗的一線業務人員也能夠通過拖拉拽的方式,實現應用系統的快速建設和迭代升級,應用開發效率大大提升,解決了應用場景上線周期長、成本高、效率低的長期痼疾。
此外,高速公路業務系統復雜,常常會涉及到不同的部門和市場主體,要想促進更多高速應用場景的落地,就需要引入更多不同領域的開發者。針對這一狀況,騰訊交通OS高速版可以提供統一的數據資源和開發資源,并通過組件市場和開放訂閱等渠道開放給開發者,為行業內外優秀開發者提供便利,吸引更多更好的企業和產品匯聚到交通OS上,形成豐富的應用生態。
目前,我們的交通OS高速版已經在和蜀道集團的合作中得到應用。在交通OS的統一管理下,雙方將在成都二繞西打通感知、孿生、態勢分析和車路協同等多種系統,實現高速運營、管理和服務多業務場景的高效協同。
第四,具備了可進化能力的智慧高速生命體,將助力高速企業從資產管理者向綜合服務提供商角色轉型,以場景為驅動,面向用戶和生態合作伙伴,探索智慧高速運營新模式。
隨著交通產業智慧化升級加速,高速運營者的角色也在發生轉變,從過去的資產管理者,向綜合服務商的轉型。基于交通數字底座的不斷完善,應用服務生態的蓬勃發展,高速企業將要持續提升用戶服務和生態連接能力。
例如,高速服務區的運營方案,依賴于對服務區人和車的流量的精準把握。在騰訊的數字化技術支持下,江蘇交控在全國第一家上線了服務區流量監測平臺,實現了全路網服務區人流、車流、信息流的實時匯聚、監管,服務區的管理人員能夠進行有效地調度和運營。
結合在C端觸達上的優勢,騰訊還能夠助力高速企業為用戶提供伴隨式的出行信息服務,通過微信、騰訊地圖、車機、泛V2X等多種路徑,打通人、車、路數字鏈路,實現高速場景下交通出行信息的精準推送,讓出行者有感知、有獲得感。
基于對用戶需求、交通環境等各項要素的精準把握,以及統一的底座和開放的生態,高速運營主體才能不斷提供相應的服務,保持生命體的長久活力。騰訊希望能夠在整個高速出行的全鏈條上提供服務,做好路、車、人、管理方的連接,和廣大智慧高速運營主體和生態伙伴攜手,共同夯實“數字底座”這一智慧高速建設的新內涵、打造智慧高速建設新標準、探索服務運營新模式、助力智慧高速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最后,從智慧交通行業延伸到更廣闊的產業互聯網領域,騰訊依舊希望通過自身的價值和特性,不僅是給企業帶來數字化度量工具,更能以數據驅動產業的優化,促進數實融合和數字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一方面,騰訊擁有12億微信、QQ用戶,也提供了小程序、公眾號、支付、社交廣告等工具,可以滿足企業以線上方式直接服務用戶的需求。通過C端、 B端的連通,將線下與線上打通,助力企業為用戶更好地提供方方面面服務。
另一方面,騰訊在20多年服務海量To C用戶的實踐中,沉淀了很多能力和技術。在人工智能、云、大數據、分布式數據庫、區塊鏈、安全、視音頻等方面,都有堅實的技術實力與廣泛的應用。我們在交通出行、工業、文旅、政務等眾多領域提供數字化解決方案。
目前,騰訊已經與全國30多個部委、20多個省市、超過500個市縣開展了數字化相關合作,提供超過3000項移動政務服務,為超過2000萬企業提供數字化服務。
未來,我們也將繼續積極推動行業生態的共建,并繼續秉承開放的心態,實現多方共贏,助力數實融合和數字經濟建設,為用戶創造更加便捷、美好的生活。
謝謝大家!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