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智慧交通副總經理 井明燦
12月7日,在第十六屆中國智能交通年會“交通新基建可持續發展論壇”上,騰訊智慧交通副總經理井明燦分享了騰訊在智慧交通與智能網聯汽車協同發展的探索與實踐,在生態共建的基礎上,與行業各方共同開啟智慧交通新圖景。
數據驅動下,智慧交通和智能網聯汽車的協同發展
井明燦表示,智能網聯是基于數據驅動的駕駛在線(Driving online)與車在線(Vehicle online),智慧交通則是基于數據驅動,從感知到觸達用戶的實時數字孿生系統(Road online) ,兩者可實現協同發展,加速技術創新步伐。
數據驅動的智能網聯汽車方案中,在合規的基礎上,實現車端信息、駕駛信息與實時感知信息的高效融合,再通過云端平臺的計算和模擬仿真等,最終將結果和服務實時推送至用戶端,從而不斷提升用戶體驗,并促進相關功能的自我進化和迭代。
智慧交通同樣由數據驅動,通過全息融合感知的支撐,借助時空一體的計算框架,在云端實現實時計算和推演,為交通規劃、交通工程、交通管控和用戶服務提供決策支持,從而達到精確感知、精確分析、精細管理和精準服務的行業需求。
井明燦表示,智慧交通和智能網聯汽車應是統一的有機體,二者之間存在著諸多共通之處,“無論是智慧交通還是智能網聯汽車,都需要實現車與路的融合,通過路側感知輔助車輛全天候安全通行。”
全天候通行:路側感知輔助安全駕駛
全息融合感知是智慧交通和智能網聯汽車的基礎,即采用雷視融合感知,結合高精度地圖,實現全天候、成本低、長距離、全車道多目標感知。建立在端邊一體實時孿生上的仿真推演技術,則可以實現全域仿真推演,通過建立物理世界的實時仿真空間,實現交通態勢實時監測、交通仿真及影響評估、交通狀態預測與車輛管控,達到對路網、路段與車道多層級、精細化管控。
全息融合感知
車路信息的融合觸達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騰訊通過手機端與車機端觸達覆蓋超2億用戶與500萬車輛,可以通過微信小程序“出行服務”和“智慧交通”動態發布交通信息并實時觸達用戶,提高駕駛安全性。
連接道路基礎設施與應用場景 實現車路協同
據井明燦介紹,在促進智慧交通與智能網聯協同發展的過程中,騰訊聚焦交通管理和市民出行問題,在動態數據底座的基礎上,通過融合AI中樞,與生態伙伴共同探索管理與服務協同的全息路網、決策仿真、精準公交、MaaS出行等場景解決方案。同時,通過開放融合的泛V2X網聯交通,體系化助力交通智慧升級,實現產業可持續發展,構建可運營、可進化的智慧交通新生態。
在重慶兩江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的二期EPC項目中,騰訊智慧交通聯合體結合人工智能、邊緣計算、5G等技術打造多樣化車路協同和智能網聯車輛平臺。同時,通過構建集約高效云控平臺,騰訊還提供了基礎支撐系統、智能網聯應用支撐平臺、MaaS出行信息服務平臺、運營管理平臺、交通數字孿生與可視化系統等多個系統的建設支持,與合作伙伴共同打造了西部首個碳中和智能網聯示范區。
在天津西青國家級智能網聯示范區,騰訊圍繞車聯網智能先導區智能基礎建設及應用平臺建設,搭建了車路協同、V2X數據服務、數字孿生以及中微觀一體化仿真和預測等平臺。此外,騰訊攜手合作伙伴在天津重點區域,對交通基礎設施網聯功能進行了改造和核心系統升級,實現了城市級車路協同平臺建設,推動車聯網安全管理、通信認證鑒權體系和信息開放、互聯互通的云端服務平臺建設。
天津西青車聯網先導區應用場景
面向城市交通領域,騰訊在長沙聯合希迪智駕、湘江智能等合作伙伴開展了智能網聯定制公交項目,經過反復測試驗證,該智能網聯定制公交的出行時間較普通公交減少33.3%,較私家車減少27.5% ,到站準點率提升了50%以上。在此基礎上,公交使用率也極大提升,高峰期單線客流超500人次,24.7%的乘客由自駕轉乘公交。
長沙智能網聯公交 主動式公交優先
在交通產業智慧升級的浪潮中,眾多科技創新企業在智能網聯賽道的戰略布局與實踐,為智慧交通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間。騰訊依托在云計算、大數據、5G、物聯網等領域內的技術優勢,積極探索人、車、路、網、云的高效協同,為智能交通與智能網聯汽車協同發展帶來了新鮮的活力。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