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07時03分,在包茂高速上:陜西銅川段關莊立交橋面因團霧發生三起交通事故,現場43車連撞,致3死6傷。12月29日凌晨,包茂高速(杭瑞高速共線)湘西州鳳凰段樞紐附近以北,即鳳凰縣往吉首市方向,先后發生三起道路交通事故,致9人遇難,14人受傷(其中1人重傷)。相隔一個月,包茂高速發生兩起連環特大事故,值得道路監管部門和機動車駕駛員引起重視。
季節性天氣是高速公路連環事故的致因
仔細比較包茂高速前后兩起事故不難發現,致因都是季節性天氣(團霧等惡劣天氣或冰雪路面)。前事故發生于入冬之際,因濃霧、團霧影響行車視線,造成多車連續追尾事故;后事故發生于深冬季節,處于結冰特殊路段,導致車輛制動距離延長,安全距離縮短,引發撞車事故。
造成高速公路季節性特大事故的根本原因是:中國式跟車+高速+季節性氣候(或引發的特殊路段)。“中國式跟車”是不管跟車距離是否安全,只要后面的車輛插不進車前就行。由此,造成了群體車輛跟車距離普遍太近的局面。上述三種情況湊在一起就是高速公路季節性第一馬路殺手,其發生的特點就是一旦發生就是連環事故。
AI
+氣象技術,眼控科技賦能高速公路能見度監測
深冬季節大霧天氣、路面結冰等現象將逐漸頻繁,高速公路有關部門須加強對高速公路的氣象要素監測,提高對大霧、雨雪等惡劣天氣監測的準確性和預報的精確性。通過提前做好預案工作,部署高速公路路況預警提示信息,提醒廣大機動車駕駛員加強行車安全,減少惡劣氣象條件對高速公路運輸帶來的不利影響,降低災害性氣象天氣造成的人員傷亡及經濟損失。
據悉,眼控科技在氣象預測預報領域具備領先的技術實力,可以提供高速公路上觀測點不同級別的能見度警報,輔助路政部門處置決策,還可提供道路霧態的長期記錄,為交通執法和信號燈設置提供統計依據。運用自研高感光成像儀和領先的人工智能算法,眼控科技推出“智能能見度觀測系統”,精確監測高速公路、機場、港口、城市道路等交通場景的能見度狀況,可提供更智能、更穩定、更高效的7*24小時能見度天氣狀況監測,為陸運、水運、空運等交通運輸客戶提供有力決策輔助。
區別于傳統的大氣透射儀和散射式能見度觀測儀,眼控科技智能能見度觀測系統集成了眼控科技計算機視覺識別和深度學習的尖端技術,基于大數據平臺、云平臺、GIS平臺和AI算法平臺,精確輸出能見度閾值告警、能見度數值變化、分區能見度識別和能見度預報等可視化結果,有效彌補了傳統能見度監測的不足。
未來,眼控科技將開展更為深度的場景化氣象服務,為加強高速公路氣象服務能力建設,建立健全化、綜合化的高速公路氣象災害應對提供更精準可靠的氣象服務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