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上海公安交警部門的最新便民措施——警務通上可直接現場刷卡繳納交通違法罰款,在崇明縣全縣、高架支隊二大隊及徐匯交警支隊六中隊試點實施。試行首日,截至17時,沒有人現場繳納罰款。知曉率低、僅限牡丹暢通卡等成為新措施遇冷的主要原因。
多個試點區域首日遇冷
17日15時30分,徐匯交警支隊的民警在天鑰橋路中山南二路執勤。15時45分,一輛小貨車進入路口后被民警攔下。貨車司機下車后,民警告知其因為剎車燈不亮,駕駛員將被處以罰款200元的處罰。
因為是便民措施實施首日,執勤民警告訴貨車司機,“現在可以使用工行牡丹暢通卡現場繳納罰款,請問你需要嗎?”貨車司機似乎并不知道有這項便民措施,“現在可以這樣繳罰款了?但我的牡丹卡在家里。”16時,民警對一輛奔馳商務車處以罰款200元扣2分的處罰,司機同樣因為沒有帶卡而未現場繳納罰款。而此前,徐匯交警六中隊在石龍路龍吳路等區域設卡檢查時,也未有現場繳款的案例。
隨后,記者又從崇明公安分局和上海交警總隊高架支隊獲悉,這兩個試點區域截至當日17時同樣未接受現場刷卡繳納交通違法罰款。
新措施推廣尚需時日
一項新出臺的便民措施,首日遇冷倒并不出人意料,相關人士表示,新措施才剛剛出臺,很多人還不知道,“鮮人問津在情理之中”。
與此同時,上海交警部門此前表示,試點現場刷卡繳納罰款的舉措必須由違法司機主動提出現場刷卡,而且受理的必須是民警當場查獲的適用于簡易程序處理的機動車交通違法行為。在知曉率很低的情況下,17日雖然不少民警現場進行了提醒,但是其推廣鋪開顯然尚需時日。
此外,由于目前警務通設備能受理的卡種只有工行牡丹暢通卡,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便民措施的覆蓋范圍。目前上海有600萬左右的駕駛員,而擁有牡丹暢通卡的駕駛員僅有90多萬人,所占比例不到1/6。且現場刷卡繳納罰款必須是持卡人本人,這就使得范圍更進一步縮小。
針對不少市民提出的為何只能使用工行牡丹暢通卡的疑問,記者了解到,這一措施尚處于試點階段,并且牡丹暢通卡區別于普通銀行卡,它除了具備基本的金融功能,卡內還附有機動車駕駛人身份信息的芯片,可以通過人機對話的形式履行交通違法處理的法律程序。至于未來是否能實現多卡種現場接受繳納罰款,目前尚無定論。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