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來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陳新朋先生,分享“立體化人車安全防控系統在智慧城市的應用”。
以下為陳新朋先生演講實錄內容
尊敬的各位來賓、各位同仁,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跟大家分享的是“立體化人車安全防控系統在智慧城市的應用”,今天一天都是講的關于停車方面的問題,我們公司15年來一直耕耘于停車,但為什么要做一個轉變呢?其實停車的問題最終都是人的問題,我們現在把人融入在車里,跟車一起來做人車安全防范控制方面的東西。
目前的現狀是什么樣呢?現在城市的安全已經上升到國家的高度,涉及城市安全問題會威脅到很多方面。
在政府機關面臨一些安全的問題,訪客身份不明,身份證件仿冒,信息不真實,群體性事件,人與車輛管理比較困難,這是政府面臨的現狀。寫字樓、學校同樣也面臨這樣一些問題,在我們的小區里面也面臨著眾多的問題。還有建筑工地也面臨這些問題,相信在座各位都會碰到相關的情況。面臨這些問題怎么辦呢?我們提出了立體化人車安全防控系統的概念。
何為立體化?它由時間、空間、行為三個要素構成。通過對人員和車輛行為上進行管控,對人行區域和車行區域在空間上進行管控,圍繞人、車、物、事、組織治安防范要素,構建人防、物防、技防全方位,例題化人車安全防控體系,從事后追溯改為事前防范。
我們把人臉的生物識別技術、虹膜技術、指紋識別技術和視頻車牌識別技術融入到人和車的管理中,最終達到實人制。
我們的設計理念,針對社會現狀研發出集人臉識別、車牌識別、證件掃描、指紋識別、虹膜識別、人證比對等技術為一體的方案,此方案解決了現存的問題及傳統訪客帶來的不便和安全漏洞,成功地從實名制轉成實人制,同時達到了人、證、車三合一的核驗比對。
我們有幾個獨有的優勢,一個是獨創的自主算法,一個是分布式的服務集群,還有兼顧安全性和便捷性,它也是一個成長性平臺,實現了軟件的模塊化。
我們的系統功能有哪些?今天來的很多是互聯網的企業,我們這里面也融入了互聯網的思維,現在的企業一定要加上互聯網的思維才能騰飛。因為我們做傳統企業做了十幾年,不改變這種思路是不行的,我們現在對外來的人員和車輛全部是通過網上進行預約,在線上對來訪人員和車輛進行登記、授權。我們還有一個大數據軌跡分析,通過云平臺來實現所有人和車在我們這個平臺上最終的軌跡的分析,他到某個時間、某個地點做了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到有跡可查,最關鍵的是我們可以跟政府公安網無縫對接。
我們這個平臺的優勢是,我們將基礎的信息和人員的信息全部采集到,然后把相關的特征,包括車牌、身份證、人臉和虹膜等等關聯起來。關聯起來之后再進行分析和預警,然后再進行實時監控定位,之后進行布控,然后實現整合,對云端的數據進行整合。
我們整個平臺大概的架構,這里面包括人和車的登記,首先要登記人車的信息,然后有車行道核驗終端,我們融入了人臉識別技術,真正做到人車合一。還有人行通道的核驗系統,我們把傳統的刷卡,由人臉替換或者指紋、虹膜技術來替換傳統的刷卡,融入了身份證,真正做到實人制。
接下來我們認識一下來吉,來吉是一家做了很多年的傳統企業,一直是深耕于停車產業,今天我為什么沒有講停車這一塊?因為智慧停車現在已經處于紅海時代,真的是很難做了。ETCP、紅門都在做這一塊,我們這些傳統企業是在夾縫中生存的,我們要求生就必須要轉型。
我們在2005年就有一個立體車庫的發明專利,現在我們的系統已經跟立體車庫進行了無縫對接,現在可以進行視頻化的接入,我們有車位引導、人車安全防控、電梯防控,這些方面都有一些專利,也獲得了不少榮譽證書。
這么多年來,我們也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績,我們有一些成功的案例。
今天有幸來到這里跟大家分享,非常感謝云停車聯盟的楊總和羅總。我的分享就到這里,謝謝大家!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