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由中國公共安全雜志社、中國云停車產業聯盟、中國智能交通網主辦的“2017第三屆中國云停車產業發展論壇”在深圳會展中心隆重舉行。論壇的主題是”開放 共建 共享”, 本屆論壇的目的,旨在呼吁和倡導云停車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能夠以開放的胸懷、開放的理念,共建有序健康停車生態,共享云停車美好生活。
為了讓大家回溫論壇妙語連珠的精彩片段,同時也讓未能到場參加的行業人士感受演講嘉賓的宏韜偉略,小編會陸續為大家報道嘉賓的現場演講內容,請持續關注公眾號“ITS智能交通”哦!
浙江創泰科技有限公司銷售副總王陽,分享的主題是“云上的停車位——停車生態圈的突破口”。
以下為王陽女士現場演講實錄內容
大家好,我來自浙江創泰。剛剛楊總分享了他8年的創業里程,我在這個行業到今天工作也有7年,我作為公司的一個市場銷售人員,和大家來分享一下我們如何借助于停車云來打造停車產業生態系統。
我們在銷售的過程中對這一點也越來越有體驗,包括我們在全國去拓展業務,我們發現借助于云的力量,確實是可以讓企業非常快,同時讓我們的業主獲得非常好的服務。我剛剛聽了楊總的演講,我也認識他很多年,我發現人都是在進步,我發現今天是一個行業的內心真實的想法的交流,而不是照本宣科的宣講,我在下面很好地聽了他的講話,我也想一會兒好好聽聽ETCP、艾潤、支付寶的分享,這個行業只有云的存在,才能讓它在未來的兩三年內成為一個顛覆性的產業。所以我在這里給大家匯報一下,如何借助于停車云去打造真正的停車產業。
這是一個常規的數字,也是我年年在修改的數字。可以看到截止2016年,中國已經有3.6億人在開車,車是一個不可磨滅的物質,我們對車有一個想象,它不是停在停車場里,它就是停在路邊,所以你會發現無論到深圳,還是任何其它三四線城市,甚至我前天到了一個合肥1200年前的古都,那里只有3萬人口、4個城門,那里的交警告訴我,現在最難的就是管理里面的車,古鎮里只有1027個有效泊位,里面竟然有1萬臺車,人都住在里面,他的車每天要開回去,他就問我怎樣解決這個矛盾,那就提出一個問題,怎么把不滅的物質消滅掉?這就需要借助大數據、借助云,這也是我今天要跟大家談到的,如何打造一個停車生態。通過機動車的保有我們會發現我們停車產業面臨的市場絕對不僅僅是大城市,就在一個小小的古鎮都有這樣強烈的需求,這就是市場的藍海,這給了我們希望。我們怎么停車難、行車難?這不是一個城市病,這是任何一個敢稱為城的頑疾,包括浙江省的很多小鄉鎮都出現了這樣的問題。
我經常和我的業主分析,我來如何解決你的問題,他需要的方案是什么?他需要的不是路側、不是停車場,他需要的是一體化的綜合解決方案。因為我們的業主,無論是道路還是停車場,他們對這個行業的理解、建設和要求其實都超過了我們供應商的要求,他們是這個行業的專家,所以我們跟他們溝通,我們發現如果你沒有一體化的解決方案,你是無法給他一個完美的答案。我們怎么解決這個問題?我認為未來的發展趨勢必須是資源的整合,必須大同壁壘,必須是智能化、無感、無現金、互聯網化、服務化。我們經常說無人工,有的說無現金,其實就是自主付費,最終我們要服務社會,你給社會的產品一定是讓社會感覺最優美的狀態呈現。前兩天我們看到一個新聞,ETCP和支付寶之間的融通,這肯定是未來的方向,讓我們的車主在科技的引領下,在云和大數據的支撐下,他要體驗到用車的快樂,這就是我們打造智能云停車生態的初衷,這是歷史給我們的機遇,市場給我們的需求,最終是智能化引導這個產業。
我的客戶90%是政府,在面臨他們的時候,你會發現一個問題,九龍治水。城管是管道路的,交警管停車場,住建局告訴我要做停車場建設,工信委要大數據,要融合,在各個政府部門,它要做互聯互通,它要做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它要做這些事情的時候,你發現政府是在九龍治水,我們到底要找誰?我們做的事情就是用云端的技術使這些龍九九歸一,我們要做一個整合型的頂端的的方案,給業主一個綜合化的解決方案。
2016年,我們在停車行業被人家稱為一枝獨秀,我們認為我們只是一個很小蛋糕的一個小獨角獸。在2016年有20個城市需要墊資做運維,起來就是做PPP,政府已經把資源開放出來,需要你給它一個好的整合方案。政府也經常跟我們講,我要的就是社會效益。無論你在做停車場還是在做道路,其實這是一個微利的行業,但是它是一個見民心的行業,所以你會發現,去年需要做墊資的是20項,PPP的是6項,BOT的是14項,今年會更多,今年在我的方向上我已經做到90%不僅僅是產品之間的價格戰,也不會是行業之間的壁壘戰,我們做的就是一個整合戰。
我們如何和政府進行我們的項目營銷?我也很感興趣我們在座的各地的政府職能部門,我們政府的領導對這樣的事情是非常謹慎的,他們一般都到三五個城市進行考察,這些城市的頂尖行業給他做一個方案,或者一個頭腦風暴之后,他的要求是什么?我們給政府推出的就是,首先我做的不是道路收費,我們為政府所做的這件事情的名字就是停車云大數據平臺。在這個平臺我們稱為四位一體,我們給政府提供四項服務,第一個是道路傳感器采集。大家都清楚,我們創泰起家是做傳感器的,深圳也是我們的福地,在7年前我們老總每天都跟我們說,我們到底是炮灰,還是炮筒,還是炮渣,很怕成為行業的犧牲品,深圳的道路停車傳感器技術讓道路的停車收費依托傳感器成為一個暫時的主流。第二個是停車場數據采集,第三個是云平臺誘導共享,我們用云平臺把兩個系統打通,通過云平臺做第四件事情,就是未來停車場的改進、擴建、新建,總體分為四個方面,對政府提供一體化的解決方案,同時對未來3到5年甚至10年做一個規劃設計。
我們在道路停車方面,我們首先做的是地磁,后來做了RFID,可以做到無感的情況,對車主來講,他想做到的是停車有序、使用得當、計費合理,最好讓他沒感覺。另外一個方面是我們現在在跟海康威視合作,我們在做視頻,我們通過地磁和腔球鏡的結合,提高收費的準確率。
我們做這套系統的時候,還給政府提供未來停車場的改建、擴建和新建,特別是在新建的時候,我們提到整個城市的停車,你會發現你只做了一張網格,讓你的車輛在網格中出現,可是你這個網格像一個蜘蛛一樣,是一個網,在蜘蛛上面,你解決不掉平面的容積問題,未來真正要解決這個問題,一定要做成立體車庫,這樣才能真正消滅平層的容積,所以未來我們要給政府做的另外一件事情,就是上天入地的整合,到底這個點放到哪里是它的致勝點,這是我們要做的事情,通過云、大數據,這個方式是很好解決的。
這是我們為政府做的一些工作,我把這個圖歸納為一句話,我們就是解決存量和增量的問題。我們先做存量,盤活存量,我到各地去跟主管部門說,你知不知道你的車位在哪里?我經常打動一個領導話術是說,你把你的停車場給我,我整合你的業態,我變成你的停車產業,我告訴你這有多少現金流量,這些事情是需要科技化的手段。整體打包給一個專業公司,它的經費都在,財政收入都給它,它為什么不來做呢?它只是不知道自己捧著金飯碗在要飯吃,他不知道自己的資源在睡覺。所以第一件事情就是讓它的資源不睡覺,因為這里頭都是存量。這個存量有兩塊,第一個是政府的道路停車,它是存量。第二個存量就是政府的停車場,我們在政府停車場這一塊用科技化的手段,無論是用ETC的手段,還是用楊總的手段,還是用其它的手段都可以,讓政府這些停車場成為一個產業是非常容易的,因為他們的主體是單一的,不需要去拜訪很多不同業態的停車場,要讓政府的停車場成為一個停車場產業,我們到任何一個城市,政府的停車場都不下10個,都是在睡覺,都是在小范圍的承包,明明知道它在做什么也忽略不計。你交給我,我幫你整合,聯通、并網、開放,讓老百姓去享受,最后形成一個停車場的產業云。它帶動整個產業鏈,政府搭好網,其它的停車場自動上傳,自動自發是我們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而不是強迫。我們在G20峰會的時候,主會場629個停車場,要求停車場數據百分之百上傳,道路數據百分之百上傳,道路停車場是2萬個,我們來做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停車場這樣的事情怎么來做?最終就是通過云的方式來解決。
增量就是用云平臺和大數據去做我們未來增量的游戲,我們創泰只是用道路停車和政府的停車場做一個起步,我們后面都是靠增量,我們的股東成立了一個30多億的產業基金,他要求你的增量停車資源必須在有數據的支撐下他才來投。在我們浙江最不差的就是游資,最差的就是可以見到的利潤。什么是利潤?不是靠激情,不是靠畫餅,靠的是強大的數據支撐。
(見PPT)這是我們的框架,這是我們的構架圖,最終用的就是停車云來做互聯互通。
另外再提一點,現在必須做NB,這也是華為和運營商推動我們做的。同時我們還做了全城域的電子化,我們現在有3萬多個道路泊位和停車場,老百姓的車牌、支付寶全部都有,你還讓他掃微信公眾號,還要他下載APP?無密支付非常簡單可以實現,無感支付會是未來的一個必然的方向,在一年之內就會成形。我們在浙江省有20多個城市的自運營,為什么不用支付寶的無痕支付把它做掉?這是非常簡單的事情,只是我們之前沒往這個方向想,所以也非常感謝ETCP的同仁在這個行業給大家打造了一個示范。
在這個會議里面沒有內斗,只有溝通、交流,我們最終成就的是一件事情,這件事情就是讓你出行更方便,讓你的停車的網不是一張平網,是有上下凹凸的,在這些關鍵的需求點,車輛真正的可以安全、有序的放下之后,才會有更多的其它應用,這是科技發展的必然,你都準備好了,它就會應運而生。
我們做的都是PPP的模式,我老家是遼寧的,我堅持5年做遼寧丹東的事情,政府的事情很難推動,但是它一旦要動,他第一個會給你打電話。我們最終做的是資源,因為道路停車資源比房地產還稀缺。現在溫州搞房地產的人現在都在搞停車地產,他們就需要用我們的數據支撐。
這是我們現在進入的一些城市,我們在浙江省都做透了,現在已經做到了縣下面的鄉鎮,像東陽那些地方說是小縣城,但是GDP都很大,前兩天我到金華,那個四線城市擁有的車輛保有量是105萬輛。
其它的就不多講了,也想借助這個大會,今天清空心態和大家交流,希望在座的同志一定要有思想的高度,最終讓我們用產業的力量、技術的方法服務于在座各位,真正在停車產業里面希望大家都成為龍頭、精英。
「本文未經演講本人審核」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