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大灣區,聚焦軌道交通,規模大、規格高,為期3天的首屆廣州大灣區軌道交通論壇暨展覽會之所以為行業所熱盼,是因為隨著智慧化、綠色化城軌建設以及多元融合發展理念日趨深入人心,各城市的城軌企業紛紛響應、實踐,既達成了共識,又面臨著不同的挑戰。以“綠智軌交,創新產業,邁向軌交高質量跨越式發展之路”為題,首屆廣州大灣區軌道交通論壇暨展覽會將給出更多的實踐和思考。
在多制式協調發展、軌道線網互聯互通等領域,粵港澳大灣區內通外聯、高效便捷的交通藍圖早已鋪就,正在逐步實現。首屆廣州大灣區軌道交通論壇暨展覽會將是見證和分享大灣區綠智融合多元融合發展高質量發展的權威平臺。
十大版塊,突顯大灣區軌交特色
首屆廣州大灣區軌道交通論壇暨展覽會由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廣州地鐵集團有限公司聯合主辦,場地選擇在廣州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展館,彰顯了展會的底氣和實力。同期舉辦的“第二屆中國城市軌道交通裝備自主創新成果展示會”(以下簡稱:第二屆自主創新成果展示會),更是進一步以創新驅動發展,以交流激發智慧,為城軌從業者、愛好者們亮出中國城市軌道交通的創新力量。
從組委會獲悉,圍繞“綠智軌交,創新產業,邁向軌交高質量跨越式發展之路”的主題,首屆廣州大灣區軌道交通論壇暨展覽會涵蓋城軌車輛、信號系統、智慧能源、智慧車站等展示內容,20000平方米展示空間,包括廣州地鐵集團、上海申通地鐵、重慶單軌產業、中鐵集團、蕪湖展團、中鐵建集團、中建集團、中車集團、廣州工控集團、佳都科技、白云電氣、鐵科院、大灣區軌交產投等近300家實力展商齊聚,精彩呈現粵港澳大灣區軌道交通發展成果及產業特色,現場還將展出4列分別來自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中車浦鎮阿爾斯通運輸系統有限公司、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的實車,敬請期待。
創新展示,碩果累累彰顯自主力量
如果說首屆廣州大灣區軌道交通論壇暨展覽會是“大而全”,第二屆自主創新成果展示會稱得上是“小而精”。首屆自主創新成果展示會上共14項產品參展,涵蓋整車、系統、部件、元器件以及軟件類產品,14個項目中,10個為原始創新,是從0到1的創新,屬于國際首次;4個消化吸收再創新的成果也都超越國外同類型產品。
第二屆自主創新成果展示會亦不遜色,將在上屆成功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深挖行業自主創新“富礦”,為行業帶來極具自主力量的創新成果。
“1+8+N”場論壇,共論高質量創新發展
展會展示成果,論壇共享智慧。首屆廣州大灣區軌道交通論壇采用“1+8+N”的布局,設置了1場主論壇、8場分論壇以及N場專題論壇的架構,聚焦城軌自主創新、綠智融合,與政府領導、院士學者、城軌企業領導等一同探討粵港澳大灣區城軌交通發展情況,為軌道交通高質量發展的歷史命題,提供大灣區的智慧和答案。
據了解,首屆廣州大灣區軌道交通論壇議題包括“數實融合引領產業高質量發展”“綠智戰略驅動軌道交通裝備高質量發展”“盾構裝備發展與技術創新”“推動安全高質量發展 共建軌道上的大灣區”“海外項目論壇:一帶一路加速互聯互通”“城市軌道交通數字化與人才發展”“以TOD促進大灣區城市協同發展”“大灣區軌交綠色建造與低碳發展的探索與實踐”等,深度全面不容錯過。
10+項配套活動,打造專業現場氛圍
有展有會更有好友,首屆廣州大灣區軌道交通論壇暨展覽會廣邀行業賓朋,共赴內容與趣味并存、互動和傳揚共襄的盛會。
——智囊齊聚、智識碰撞,參觀交流共睹創新成果。高新技術論壇、開幕式、組委會巡館、新技術發布簽約會等活動給展商展品提供交流展示平臺,為城軌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智慧。
——匯集專業觀眾,展現城軌發展力量。專業參觀團、院校研學團等活動召集業主單位、院校及相關單位專業工作者,高校軌交專業老師和學生觀摩展會,為提供了解城軌新技術、新產品提供一站式參觀服務。
——傳播賦能,直播訪談擴大影響。玩轉直播間、小主播團等活動對展會進行全方位采訪報道與實時全網直播,同時招募軌道交通小宣講員、小記者團參與展會傳播,為展會現場增添活潑輕松的氛圍,也能起到科普城軌常識、激發青少年學習熱情等作用。
讓我們相聚首屆廣州大灣區軌道交通論壇暨展覽會,享受四網融合下粵港澳大灣區便利快捷的軌道交通,共同見證城軌交通自主化創新、高質量發展的碩果佳績!
展位預定咨詢
祁 繼 010-83935790、13811845831
李 論 010-83935791、18600104403
田 甜 010-83935792、15901234263
龍婷婷 020-62878385、18675955335
胡景明 020-62878387、15013149920
龐汴汴 020-62878389、18819173903
活動報名咨詢
周澤巖 18810294122
楊 怡 18026433319
論壇情況咨詢
陳 巖 010-83935796、13717655325
陳 菁 020-62878389、18620693085
設計搭建咨詢
吳林峰 010-83935795、18501235598
吳玲麗 020-28382677、13016031031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