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亞信科技展臺
自主創新,推動產品蝶變 深耕行業,保持服務領先
亞信科技展位分為“整體能力”“產品賦能”“行業賦能”三大展區。
“整體能力”展區是亞信科技“產品與服務雙領先”理念的綜合體現。徐徐展開的時間軸述說著亞信科技與中國電信近30年風雨同舟的緊密合作歷程。產品圖譜集中呈現了亞信科技“數智”“云網”“IT”三大產品體系,多媒體技術生動展示了數智技術賦能百行千業的實踐成果。
“產品賦能”展區的主角是最新的技術產品,包括5G專網、算力網絡、網絡智能化、大數據、邊緣智能、RPA、數字孿生、低代碼、數據庫、通信認知增強(TelcoGPT)等。其中,“5G專網”產品是亞信科技運用通信技術滿足垂直行業需求的絕佳代表,該產品體系(包含5G基站、5G核心網、5G邊緣計算平臺、專網智聯產品和5G專網運營平臺等軟硬一體化產品集)已通過天翼云認證并成功上架天翼云甄選商城。大數據、邊緣智能、RPA、數字孿生、數據庫等產品也已在通信、政務、建筑、交通等行業落地應用。
圖:展區接待
亞信科技緊貼“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趨勢,不斷滿足通信運營商日益增多的政企業務需求。“行業賦能”展區以應用為特色,重點展現了政務、交通、能源、金融、醫衛、智慧供銷、數智園區、數字化運營等領域的個性化解決方案及案例。亞信科技的“數智政務”,涵蓋了政務大數據平臺、法院數據中臺、智慧紀檢、智慧人社、產業鏈大數據分析等;“數智交通”展點展出了5G北斗自由流資費、交通大數據平臺、交通數字孿生、物流生產信息服務平臺等;“數智能源”展點重點展示了亞信科技“羲和興源”分布式光伏共享運維平臺;數字化運營方面,則以大數據為依托,從金融、營銷、園區等場景切入,探索“標準化產品+個性化解決方案”的無限賦能空間。
高管參會、演講,共鑒“數智”啟航
9日,亞信科技副總裁王祝勇受邀出席“2023北京電信數字化創新合作論壇”,亞信科技獲頒“2023最佳渠道合作伙伴”。
圖:王祝勇出席論壇
10日,亞信科技首席技術官兼高級副總裁、IEEE Fellow歐陽曄博士受邀出席“人工智能與數據產業發展合作論壇”,發表《智能算力內生網絡實現通算一體》主題演講。他表示,智能算力內生網絡通過算力虛擬化等6大關鍵技術實現無線網絡通算一體,使得無線網絡可同時運行通信與非通信數字業務,助力通信運營商與5G專網用戶實現網絡投資做減法、資源做乘法,能力做加法。亞信科技將攜手中國電信共促6G智能化持續演進。
圖:歐陽曄博士演講
10日下午,王祝勇出席“云網運營自智合作論壇”,與中國電信有關領導共同發布“云網操作系統昆侖CNOS2.0”,并聯合發起成立“云網操作系統昆侖生態聯盟”。此外,亞信科技5G專網運營及數字孿生案例還獲得“最佳案例”獎。
圖:王祝勇出席聯合發布儀式
重磅發布 機器人流程自動化產品、AIGC(GPT)賦能通信行業應用白皮書
12日,亞信科技召開產品發布會,重磅推出迭代升級的機器人流程自動化平臺AISWare AIRPA,以及AIGC(GPT)賦能通信行業應用白皮書2.0(以下簡稱:白皮書)。
圖:聯合發布儀式
機器人流程自動化平臺以全新的對話式交互和大模型技術,面向通信運營商和各行業政企客戶提供靈活、高效的場景化解決方案。白皮書通過對AIGC(GPT)的研究,以場景化的形式對GPT大模型如何賦能通信行業進行了分析,首次提出了通信認知增強能力體系,助力GPT與通信行業的深度融合。
亞信科技副總裁王祝勇表示,參與本次行業盛會,與各界伙伴頻繁互動、深度交流,收獲頗巨。隨著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深度融合,數字化已成為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亞信科技秉持“成為最可信賴的數智價值創造者”的企業愿景,愿與中國電信及合作伙伴一起,以數智技術為驅動,加速推進數字科技與千行百業深度融合,共同助力產業數字化轉型,力促百業共榮。
關于亞信科技
亞信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簡稱:亞信科技,股票代碼:01675.HK)始于1993年,2018 年12 月19日成功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是領先的軟件產品、解決方案和服務提供商,領先的數智化全棧能力提供商。亞信科技依托咨詢規劃、產品研發、實施交付、系統集成、智慧決策、數據運營和客戶服務等數智化核心能力,打造客戶服務閉環,為通信、政務、能源、交通、廣電、郵政等行業客戶提供端到端的全鏈路數智化轉型服務。
亞信科技堅持“一鞏固、三發展”戰略,高質量鞏固BSS市場的領導地位,高速度發展5G OSS網絡智能化、DSaaS數字化運營、垂直行業和企業上云等新興業務。公司積極擁抱5G、云計算、大數據、AI、物聯網等先進的技術,形成了云網、數智、IT三大產品體系。
亞信科技始終致力于將5G、云計算、AI、大數據和物聯網等數智技術賦能至百行千業,與客戶共創數智價值。面向未來,公司將致力于成為最可信賴的數智價值創造者,并依托數智化全棧能力,創新客戶價值,助推數字中國。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