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家明確提出“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信息網絡為基礎,面向高質量發展的需要,打造產業的升級、融合、創新的基礎設施體系”,大力發展智慧交通,推動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5G等新技術與交通行業深度融合,已成為行業共識。
當前,國家高速公路網主骨架已基本形成,行業發展重心由建管為主轉向建管養運服并重,隨著汽車保有量年復合增長率接近12%,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交通出行者對時效性的追求越來越高,車輛對路的要求越來越高,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快,但高速公路還存在收費效率不高,高速收費站在重大節假日時依舊塞車,高速公路時常出現惡性交通事故,危運車頻繁違規造成路損和交通事故,這些現象表明我們離智慧高速的目標還有一定的距離,因此高速公路還迫切需要進一步的智慧化,如何統籌協調高速公路“人、車、路、環境”各要素,加快推進新基建時代智慧高速建設,提升管理服務能力,實現“四個交通”(綜合交通、智慧交通、綠色交通、平安交通)的發展目標,成為了行業的重要課題。
基于這些行業共識和業務需求,華為結合自身20余年在交通行業數字化領域的持續深耕,為高速公路智能升級提出了技術參考架構,通過將聯接、云、AI、計算、應用等多種技術有效整合,構建一個立體感知、全域協同、精確判斷和持續進化的開放的智能系統,實現云、網、邊、端高效協同,以“穩定”的架構,應對未來智慧高速多樣化的創新需求與挑戰,支撐交通行業智能升級。
華為中國政企交通業務部總經理路海空在論壇上表示:“在打造融合高效的智慧高速基礎設施方面,華為持續戰略聚焦和研發投入,實現公路行業新領域、新方向、新技術的突破;同時我們堅持以客戶為中心,聚合伙伴,構建了客戶、伙伴、華為共贏的繁榮生態。”
高速智能體是華為提出、行業共享的開放技術架構,也可以看作是智慧高速信息化建設發展的“下一跳”,不僅要有“腦”,還要有“眼、手、脈、心臟”等整個一體化智能協同體系。通過智能交互、智能聯接、智能中樞、智慧應用四層架構來支撐構建數字化的采集體系、網絡化的傳輸體系和智能化的應用體系,加快高速公路信息化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
智能交互:是高速智能體的“五官”和“手腳”,是聯通交通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的基礎,它包括分布在路側的各種感知設備,例如智能攝像機、雷達、傳感器、邊緣計算設備等,通過多源數據擬合,實現人、車、路、環境的全天候精準感知,信息實時分析、交互及服務。
智能聯接:是高速智能體的“軀干”,包括5G、F5G、Wifi、IP等關鍵技術,實現智能中樞內部的聯接,智能中樞到智能交互設備的聯接,智能交互設備之間的聯接,實現無縫覆蓋、萬物互聯。
智能中樞:它是高速智能體的“大腦”和決策系統,基于云基礎設施,有序融合關鍵數字技術及能力,通過數據使能、AI使能和應用使能,匯聚全量數據和海量行業模型算法,挖掘數據價值,實現智能分析、決策和輔助行動,支撐包括交通態勢分析與預測、交通控制與誘導、智慧養護等行業智慧應用。
智慧應用:它是高速智能體的價值呈現,通過與客戶、伙伴的協同創新,重構體驗、優化流程、使能創新,貫穿支撐“建設、管理、養護、運營、服務”的全生命周期,幫助交通客戶在業務上實現安全、效率、體驗的全面提升,最終實現全路網感知、全方位服務、全過程管控、全天候通行、全數字運營。
高速智能體的最大特征是云網邊端協同,相比傳統架構,它更強調“大腦”與“五官”、“手腳”的協同,讓數據與AI算法像血液一樣循環流動起來。協同,讓高速智能體“會思考、可執行、可進化”。
未來華為將繼續攜手客戶與伙伴一起持續創新,打造人悅其行,車暢于路,物優其流的智慧高速,持續推進交通行業智能升級,邁向全場景智慧。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