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造”不斷給人驚喜,也頻頻收獲點贊。近日,一向自詡為業界“扛把子”的德國人,也怒夸中國制造“了不起”。德國《質量管理雜志》網站報道稱,54%的受訪者認為,中國制造業將超越德國品牌和德國企業的創新能力,有人甚至認為中國制造 到2025年中國制造 中國經濟發展將給德國帶來挑戰。
這些年,“Made in China”成為全球認知度最高的標簽之一。有推特網友略帶調侃地感嘆:“上帝創造了地球和天堂之后,其他東西都是中國造。”除了服裝、鞋帽、家電、玩具、電子產品等行銷全球外, 中國在高端科技領域也展現出了爆發力,神舟飛天創造的“中國高度”,蛟龍潛海成就的“中國深度”,高鐵飛馳跑出的“中國速度”,北斗導航測算的“中國精度”,都令世界嘆為觀止。回望當年“連火柴、鐵釘都不能生產”的困窘,今天,中國無論是工業門類齊全程度還是產品的質量檔次,都已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但在進步顯著的同時,工藝水平還不夠高、技術能力還不夠強依然是大部分“中國制造”給人們的第一印象。從大米奶粉到電飯鍋馬桶蓋,中國游客“走到哪里買到哪里”的搶購消息不絕于耳。而譬如汽車發動機、飛機發動機、高端攝像頭、電子元器件、高端芯片等領域的研發,一直是我們的短板,也使相關產業長期處于產業鏈低端。據測算,生產一部178.96美元的蘋果手機,負責組裝的中國企業僅賺得6.5美元。現實的尷尬時時刻刻提醒我們:在許多領域,“中國制造”距離世界一流水平還有不小差距,還沒有真正取得不可替代的競爭優勢。
總體來看,“中國制造”長期多以價格低廉、產量龐大勝出,但放眼國際,這種“拼量”發展模式正面臨“雙向擠壓”。一方面,后危機時代的發達國家已重新審視實體經濟,紛紛大舉實施“再工業化”,另一方面,其他發展中國家在承接產業及資本轉移方面展示了更大成本優勢。反觀國內,隨著消費需求升級,“便宜”已經不再是左右人們選擇的唯一指標,消費潛力大量境外“落地”就是證明。可以說,“中國制造”想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就不能僅僅停留在模仿和代工,必須緊跟市場,嚴把品質關和增強創新能力,“做好”“做精”“做強”,抓緊突破核心技術,躍升到產業鏈前端,打造出“中國品牌”。
“它不完全是一個技術問題。”同濟大學材料系教授任天斌曾對圓珠筆筆芯的自主研發這樣闡釋。其實,中國制造的突圍,也是這個道理。很多時候,核心技術的突破不僅僅在于技術本身,也不在于市場大小,而是一種態度、一種精神。中國鐵路鳳凰涅槃的過程,為“中國制造”突圍提供了有益借鑒。以前是“分到分不用爭,寸到寸不過問”,現在是“精確到0.01毫米”,以前是“能用就行”,現在是“近百次仿真計算和試驗驗證”,堅持以優取勝的品質意識,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令中國高鐵一騎絕塵,成為全球“優等生”。不茍且、不將就、不敷衍,精耕細作、精雕細琢、精心鉆研,方能真正提高“Made in China”的含金量和競爭力。
向下一站出發,“中國制造”已攢下足夠資本,涵養了足夠動能。正視差距,潛心鉆研,踏實奮斗,“中國制造”會迎來更美的春天,會有更多“了不起”的創新創造在東方沃土涌現。